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病防治之流行性乙型脑炎篇

猪病防治之流行性乙型脑炎篇

农信网 2017-01-30 11:55:59 畜牧养殖 504

猪病防治之流行性乙型脑炎篇

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Swineepidemic encephalitis B)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猪感染后表现为高热、流产、产死胎及公猪睾丸炎。本病由蚊虫传播,常于夏末初秋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从1871年首次在日本发现至1934年在日本分离出乙脑病毒,已有过十几次大流行。现在东南亚地区的日本、朝鲜、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及我国都有发生,其他国家称为日本脑炎,为了与日本冬春季流行的一种嗜眠性脑炎(称流行性甲型脑炎)相区别,故将本病称为乙型脑炎。本病分布很广,主要在亚洲各国发生,我国较多地区都有发生,人畜共患,危害甚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要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防制的传染病之一。

病原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Flaviv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是一种小的病毒。病毒粒子直径约30~40nm,呈球形,20面体对称,为单股RNA。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为1.24~1.25g/cm3。有囊膜,外层为含糖蛋白的纤突。外层纤突是具有血凝活性,能凝集鹅、鸭、鸽、绵羊和雏鸡的红细胞。但不同毒株的血凝滴度有明显的差异。

本病毒能在多种细胞上培养繁殖。可在鸡胚卵黄囊内繁殖,在鸡胚成纤维细胞、猪肾细胞、仓鼠肾细胞、牛胚肾细胞以及BHK21、PK15、Hela、Vero等传代细胞中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和形成蚀斑。.

马、牛、羊、猪、鸡都有相当高的隐性感染率,病毒在感染动物血液内存留的时间很短,主要存在于脑、脑脊髓液和死产胎儿的脑组织,以及血液、脾、肿胀的睾丸,以肿胀睾丸的含毒量最高。流行地区的吸血昆虫,特别是伊蚊属和库蚊属昆虫体内常能分离到病毒。

试验动物中,各种年龄的小鼠都有高度的易感性,是常用来分离和繁殖病毒的实验动物,其中以1~3日龄的乳鼠最易感。小鼠脑内接种最好,接种后2~4天发病,并于1~2天死亡。3~4周龄小鼠,经脑内接种病料后10~14天发病。皮下、腹腔、静脉、鼻腔等接种都可以感染。家兔、豚鼠、猫、鸽、鸡等对本病的易感性都很低。

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56℃经30min,70℃经10min,l00℃经2min可死亡。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在0℃中保存3周左右,-20℃下保存1年,-70℃下保存数年。在50%甘油生理盐水中于4℃时,存活6个月。在pH7以下或pH10以上,病毒活性很快下降,最适pH为7.5~8.5。常用的消毒药有良好的消毒作用,如3%来苏儿、石炭酸可于数分钟内杀死病毒。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升汞等亦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对氯仿、乙醚、酒精、丙酮、胰酶等也敏感。

流行病学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原来传播于无人居住地区的温血动物,后来传到人类,成为人和动物共患的一种传染病。

乙脑病毒感染通常在动物间传播和流行,自然界约有60多种动物可感染乙脑病毒。在自然情况下,在家畜中,马、骡、驴、猪、牛、羊、鸡、鸭、犬、猫及野鸟中都能感染本病。马最易发病,猪、人次之,其他畜禽多为隐性感染。猪是乙型脑炎病毒最重要的自然增殖动物。

本病主要由带毒媒介昆虫的叮咬传播,当蚊虫叮咬病人及隐性感染和病毒血症期(血液中可带毒3~7天)的动物时,病毒即随血液进入蚊体,此蚊再叮咬健康的动物和人体,则引起病毒的传播。几乎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的各种蚊以及库蠓等均能传染,其中尤以三带喙库蚊为本病的主要传染媒介,病毒在其体内可迅速增至5万~10万倍。从该蚊分离到的病毒最多,约占96%,自然感染率也高。感染本病毒的蚊子终身具有传染性,并能随雌蚊越冬,经虫卵传代。因此,带毒越冬蚊能成为次年感染动物和人的来源,所以,媒介蚊虫不仅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也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这样,可使病毒在流行地区延续下去。此外,有人在福建、广东、云南等地从一种叫“蠛蠓”的蠓虫体内也分离出乙脑病毒。在这些地区,蠛蠓的密度比蚊子还要高,其活动季节、吸血特性和乙脑流行一致,也是乙脑的传播媒介。

人和动物感染病毒后,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隐性感染,血清中有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和血细胞凝集抗体,可以通过血清学反应的方法检查出来。据本病流行地区的调查,人、马、骡、牛、猪、犬、猫及鸡的中和反应阳性率都很高。一次流行过后,猪的感染率达100%,马、驴为94%,牛92%,狗64%,鸭、鹅和各种鸟类均可感染。猪的感染最为普遍,猪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的时间较长,血液中的病毒含量较高,媒介蚊又喜吸其血,而且猪的饲养数量大、饲养期短、周转也快,总是保持着大量新的易感猪群,容易通过猪-蚊-猪的循环,扩大病毒的传播。所以,猪是本病毒的主要增殖宿主和主要传染源。我国20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引入种猪时,曾将本带入。蚊虫是乙脑的主要传染媒介。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夜雨、微闌

    夜雨、微闌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健康主题,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了解猪病防治知识。

    2018-11-28 17:3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