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影响猪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影响猪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农信网 2017-01-29 11:59:18 畜牧养殖 797

影响猪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分析

疫苗防疫、药物保健在猪场生产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科学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在极大程度上遏制了猪群中潜在病原体的威胁,为原本就处于亚健康状况的猪群增加了一道强而有力的健康保险屏障;药物保健,直接杀灭、清除病原体,有效地净化了猪体的内环境。然而目前众多中小猪场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对猪体内影响药物吸收的限制性因素的认知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造成“病到急处乱投药”的混乱局面。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取决于: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药品的性质;药物在猪体内的吸收部位;猪体的机能状态;日常饮食状况。进行猪群预防保健或疾病治疗时,要求猪场技术人员在选用药物时,必须对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和病理因素有全面的理解,这样才能保证药物的疗效并能避免潜在的药物之间、药物与营养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 猪场常用给药途径

药物可通过口服、肌肉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等多种途径达到全身吸收的效果。每种给药途径都各有优缺点。而药物作用在体内的发挥又受到用药部位的血流分布、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吸收部位的病理环境等。

表1常用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快,100%优点缺点

静脉注射100%,吸收速度有输液速度决定更精确控制血药浓度,可用于脂溶差的或刺激性药物输液需要一定的技术,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渗透、坏死、脓肿等。

肌肉注射水溶液吸收快,油类或黏度较大的吸收慢操作简单,省时疼痛,连续在某部位注射时,注射部位易发生组织损伤

皮下注射水溶液吸收快,缓释处方吸收慢适用于仔猪吸收速度受流量和注射量限制。

口服给药吸收速度不如静脉和肌肉注射快安全,简便受消化道内环境和饲料中营养破坏。

静脉推注快,100%适用于立即起效的药物副作用大,可能产生过敏反应

由于受PH值和消化酶的影响,部分药物在胃肠道中不稳定,不宜口服。疫苗大多因为太不稳定而不能口服,常采用注射给药。皮下注射药物的吸收速度比静脉注射的慢,在病理环境下,多采用肌肉或静脉注射。

口服给药是猪场最常用的给药方式,若药物通过口服方式给药,则必须首先进入循环系统,再经过扩散或转运到病理部位发挥作用,产生疗效。所以口服给药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消化道内的酸碱度、饲料的影响,消化酶的酶解,药物在消化道内各部分的渗透性,胃肠道的蠕动,机体的营养状况等。

二、 消化道生理

整个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指肠),主要功能包括分泌、消化和吸收三方面。

表2 消化道的主要功能及影响因素

消化部位分泌相关物质功能易产生病变的影响因素

口腔水、黏蛋白、淀粉酶湿润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口腔分泌的粘液具有抗菌等保护作用剪牙时消毒不严,易产生细菌性伤口感染;口蹄疫、水疱病等病毒导致口腔黏膜溃烂,影响采食和消化液的分泌

胃胃蛋白酶、胃泌素、盐酸、碳酸氢钠将摄入的蛋白质消化成大的多肽片段;吸收无机盐、水、酒精;胃泌素和碳酸氢钠保护胃壁,避免自体消化气温,湿度,饲料营养含量、霉变、颗粒大小,饲料中硬杂物,饲养密度、断奶转群等多种应激可造成胃溃疡、呕吐等症状。

小肠肠胰蛋白酶、肠胰脂肪酶对糖、脂肪和蛋白质进行彻底消化;吸收糖类、脂肪和氨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细菌、病毒感染,饲料营养、寄生虫、饲养条件等应激造成腹泻、脱水;长时间用药破坏肠道微生态,易产生便秘。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芉衹鹤★杺蒝

    芉衹鹤★杺蒝

    影响猪口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真是复杂,看来猪的消化系统和人类还是有些不同啊。

    2019-07-09 13:59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