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场母猪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2)

猪场母猪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2)

农信网 2016-11-23 02:07:54 畜牧养殖 923

猪场母猪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2)

1.5.5后备母猪的不合理使用

后备猪过肥、缺少运动及公猪刺激、热应激均可引起发情期推迟或不发情;而后备猪在体重尚未达标时过早配种、容易造成母猪难产以及断奶后不能及时发情,严重影响母猪的利用年限和价值。

1.5.6猪场饲养人员技术水平

在人工授精、分娩助产和护理过程中,操作人员缺乏消毒观念,不规范操作,容易造成生殖系统的损伤和感染。配种人员在发情鉴定与精液保存和输精时间掌握上存在失误,存在漏配以及输精时间不合理等现象;在转群过程中对待母猪的方法粗暴,随意驱赶鞭策,也有可能导致妊娠母猪的流产与返情。

2解决能繁母猪繁殖障碍的措施2.1加强饲养管理,提供适宜环境

加强饲养管理是解决能繁母猪繁殖障碍问题的基础。按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确保满足母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要求。做好母猪舍通风换气,降低猪舍有害气体浓度,注意冬季保暖夏季降温,保持猪舍的卫生达标,减少饲养密度,避免机械损伤。另外,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严控饲料原料品质。

2.2加强免疫和消毒,控制和消灭传染病

引种不慎、卫生消毒不严格及防疫不到位等都可能致使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如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伪狂犬病、布鲁氏菌病、钩端螺旋体病、圆环病毒病等都可能引起妊娠母猪流产、产木乃伊胎或死胎以及母猪不孕。因此,养殖场要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建立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防疫制度及隔离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处理病死猪;制定科学免疫计划,采取定期预防接种和药物预防相结合的措施,减少因传染病导致的繁殖障碍发生。

2.3预防能繁母猪生殖器官疾病,减少肢蹄病发生

预防能繁母猪生殖器官疾病首先要规范技术员人工授精、分娩助产的操作,消除人为因素造成生殖器官疾病的发生几率。针对子宫内膜炎发生的主要病因,应做好产前产后的母猪保健。积极治疗患有子宫内膜炎或其他生殖系统炎症的母猪,对无治疗意义以及断奶后连续返情2~3次的母猪坚决予以淘汰。

肢蹄病是导致能繁母猪淘汰的第2 大因素,因此,在母猪不同生产阶段提供与之对应的营养丰富而平衡的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饲料中能量、蛋白质、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的供应量;在选择后备猪时,通过体形评分,选择骨骼结构好,肌肉分布均匀的后备母猪;改善地面结构,避免因地板过于光滑或粗糙造成的肢蹄损伤。

2.4保持合理的母猪群年龄、胎次结构,严格挑选后备母猪

均衡淘汰母猪和补充后备母猪,保持合理的母猪群年龄结构、胎次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母猪窝均产仔数和母猪带仔能力。王昕陟等[6]研究表明,长大二元杂交猪在2~7胎时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泌乳量、断奶窝重和存活率等6个指标均高于第1胎和第8胎,其中以.3~5胎最好。

在后备母猪的选择上,要以其父母代种猪的生产繁殖性能为依据,选择产仔数高、生长发育好、体型外貌好、饲料转化率高的留作后备,并且要及时淘汰生殖器官发育不良和存在其他先天性繁殖障碍的后备母猪。

2.5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调动员工积极性

养猪行业中,员工的待遇应该主要通过对生产成绩的考核来界定。薪酬制度必须与绩效考核挂钩,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7]。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能有效发挥的重要原因,而对于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没有合理的界定方法,存在吃大锅饭或混日子的现象,势必对生产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必须根据本场实际情况(比如饲养品种、硬件设施及饲养管理水平等)制定合理的生产性能参数,然后再据此制定生产计划、劳动定额、奖惩标准等,保证优秀员工可以获得较高待遇。另外,对于一些关键岗位,比如配种员、产房饲养员等,要提供更严格的考核指标和更高的待遇,保证优秀者能够拿到较高工资,而对于不合格且提高空间不大者应坚决辞退。

2.6采用科学可行的生产技术,规范生产记录

初配时保证后备母猪达到一定初配年龄和初配体重,掌握母猪发情期最佳配种时段,选择利用生产性能优良的种公猪,定期进行公猪精液品质检测,对乏情和不发情母猪用雌激素催情或异性诱导发情,对发情母猪开展本交或人工授精。为使母猪多产仔,应在配种后定期进行孕检,对空怀假孕母猪重新配种,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开展配种人员技术培训,规范发情鉴定技术及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母猪受胎率。选用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饲养员,保证分娩母猪安全生产,减少子宫炎症及保证母猪在断奶后有合适的膘情。猪场要定期收集统计所有母猪的生产数据,及时淘汰繁殖力低的母猪和补充经严格挑选、品质优秀的后备母猪,以提高繁殖母猪群总体生产力。

3小结

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包含了整个母猪群的诸如配种、妊娠、分娩、哺乳、断奶的各个生产环节。例如,猪场需要配种的母猪主要有断奶母猪、补充的后备母猪和返情母猪。为提高断奶母猪的发情率和准配率,必须将断奶母猪7d内发情率计入对产房人员的考核,因为影响断奶母猪发情的2个最重要原因是产后消炎是否彻底以及断奶后膘情是否合适,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房人员的操作。严格挑选后备母猪,对不发情后备母猪进行包括并圈、运动、公猪刺激以及治疗在内的多重措施,对于超过一定期限仍不发情的母猪要坚决淘汰,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后备母猪又能减少饲料等资源浪费。而对于返情母猪来说,一定要仔细分析原因(比如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发情鉴定不准确、输精时间不科学或精液质量不合格等),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逐步减少返情的发生。

为了有效了解影响不同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的原因,科学完善地收集母猪的生产数据就显得尤其重要(母猪生产数据来源于猪场真实、完整的周、月、季度、年度生产统计档案)。通过数据分析了解母猪群的繁殖状态和存在的问题,比如是否存在返情率过高、产仔数偏低、弱胎死胎数偏高、断奶猪发情不及时以及后备猪积压过多等现象,然后再分析具体原因,是否配种人员在配种操作方面存在问题;空配、妊娠以及产房饲养人员在日常饲养方面是否符合要求;兽医、防疫员在治疗和防疫过程中是否忽视了某些操作对母猪的影响等,然后根据具体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母猪繁殖力以及猪场经济效益。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小站春秋

    小站春秋

    @沙滩上的情书这方面的知识很有用,希望文章中能够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期待后续的更新。

    2020-08-25 15:18

  • 沙滩上的情书

    沙滩上的情书

    真是个有趣的话题,母猪繁殖障碍的原因有很多,期待看到对策方面的建议。

    2018-10-09 20:43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