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后备母猪舍设计和管理的关键点

后备母猪舍设计和管理的关键点

农信网 2015-07-03 17:24:13 畜牧养殖 153

后备母猪舍设计和管理的关键点

母猪场的设计管理中确定后备母猪的管理流程是核心关键点之一。现阶段的母猪场设计中对后备母猪舍的设计重视不足。本文就后备母猪舍的设计和管理做一下简单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隔离驯化

对后备母猪舍设计和管理影响最大的是母猪场的防疫要求。后备母猪进群,可能会传入新的疫病,或者进群后感染场内原有的疫病。为了使猪群保持健康稳定状态,一般在后备母猪进群前对其进行隔离驯化。目前关于后备母猪隔离驯化情况,笔者做以下简要介绍。

为了防止后备母猪传入新的疫病,如蓝耳病、伪狂犬、流行性腹泻、猪瘟等病原,需要对后备母猪进行隔离。其中像伪狂犬、猪瘟等可防可控的疫病,在隔离期间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及时剔除带毒猪,并适时进行疫苗免疫。对于像蓝耳病、流行性腹泻等疫病,具有传染性强、危害大,且目前市场疫苗保护效果有限等特点,需要对后备母猪采取隔离措施,让其利用自身免疫系统清除体内病原,从而减少散毒风险。

为了防止后备母猪进群后感染母猪场内或周边环境中的病原,需要在隔离期间对后备母猪进行驯化,以减少感染发病风险。对于像猪瘟、伪狂犬、口蹄疫、乙脑、细小、圆环、猪丹毒等疫苗防控效果确切的疫病,一般采取免疫接种的控制方式。对于一些疫苗防控效果不理想、且危害较大的疫病(如蓝耳病、流行性腹泻等),可以让后备母猪通过接触含有野毒的材料(粪便、死胎、淘汰母猪、流产母猪、小肠、血清等)而建立一定的免疫力。在许多欧美养猪先进国家,猪群健康水平高,后备母猪隔离驯化方案比较成熟,可以供我们参考借鉴,但国内猪场与国外情况有所不同,许多猪场生物安全条件和生产管理水平较差,且尚未净化伪狂犬、猪瘟等烈性传染病,需谨慎使用含有野毒的材料进行驯化,避免后备母猪感染新的烈性传染病。鉴于国内复杂的猪病现状,建议对后备母猪采取以“隔离为主、谨慎驯化”的策略。

理论上引进的后备母猪健康水平越高,传入疫病的风险就越低。对于蓝耳病阳性稳定的猪场,如果选留3-5周龄的后备母猪,可以得到蓝耳病病原阴性猪(PCR检测)。在保育后期至育成前期,由于失去母源抗体保护等因素,猪群容易感染蓝耳病病毒,血清学检测蓝耳病抗体出现升高转阳情况。因此,在体重大于50kg的猪群中,选留蓝耳病阴性后备母猪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在一点式生产的猪场。猪圆环病毒病和伪狂犬病也有类似的情况。对于同一场内的后备母猪,理论上小日龄后备母猪比大日龄后备母猪“干净”,后者感染带毒的概率较高,建议优先选留小日龄后备母猪,以便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隔离驯化。

关于后备母猪驯化工作,首先要根据本场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应方案,明确驯化目的和相应的评判标准。原则上能用疫苗免疫防控的疾病,就不要用其他材料进行驯化;能用自然感染驯化的,就不要用肌注等方式进行驯化。驯化不是万能的,只是对现有免疫防控体系的一个补充。目前国内猪场后备母猪常见驯化项目有蓝耳病、大肠杆菌(黄白痢)、病毒性腹泻(PEDV)等。与其它疾病相比,猪群蓝耳病带毒和散毒时间较长,且危害较大,一般作为后备母猪隔离驯化的主要参照目标。

关于后备母猪蓝耳病驯化,其关键点是生物安全要严、隔离时间要长,一般需要3-5个月。第1个月是观察检疫期,在这期间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并进行采血检测评估。如果需要,1个月后就可以开展驯化。对于蓝耳病双阴性猪,如果使用野毒驯化,一般机体3周后抗体会转阳;2-3个月后不再散毒,抗体开始逐渐下降;3-4个月后机体不再带毒;4-5个月后抗体变为阴性。如果使用蓝耳病疫苗驯化,与野毒驯化相比,机体抗体变化幅度较小且排毒时间较短。一般要求后备母猪蓝耳病抗体(一般S/P值<2.0)处于下降阶段且与母猪场抗体水平基本一致,同时蓝耳病原PCR检测为阴性时,后备母猪就可以解除隔离进入母猪场。为了这样做,需要专门建造后备母猪培育场或后备母猪培育舍。

1.1蓝耳病阴性母猪场

笔者统计了近三年来952个猪场的检测结果,其中有3%的猪场为蓝耳病阴性场,这些场主要集中在种猪企业的核心群和偏远地区的散养户。对于规模化母猪场,单个场可以做到蓝耳病净化,但要长期保持阴性难道较大,需要配套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其中科学选址、多点布局、闭群饲养、批次生产、空舍消毒、车辆消毒、后备母猪隔离驯化等措施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的基本手段。个别猪场甚至还安装了空气过滤器,以减少空气水平传播。

对于蓝耳病阴性母猪场,后备母猪不需要进行蓝耳病驯化,应该重点做好隔离工作。建议优先从本场断奶仔猪中选留后备母猪,将其直接留在母猪场内的培育舍中进行隔离饲养,不再从母猪场内转出。这种策略的优点是对后备母猪的健康状况更容易掌控,有利于母猪场的稳定,弊端是由于后备母猪日龄偏小,需要较大的选留强度以满足育种需要,或者在体系内的保育或育肥舍中选留20-60kg体重的蓝耳病双阴性(抗原和抗体)后备母猪,将其转到后备母猪培育场(舍)内进行隔离饲养1-3个月。由于体系外的后备母猪不可控因素太多,疫病传入风险较大,尽量不从体系外引种,如果确实需要引进,建议引进健康水平高于(或等于)现有母猪群的后备母猪,最好单独将其放在一个后备母猪培育场内进行隔离饲养2-4个月,猪舍采取小单元设计,每批猪以场(舍)为单位进行全进全出,避免与体系内的后备母猪同时放在一个场内,等检测结果合格后才能进群。避免从体系外引进蓝耳病阳性后备母猪(风险最大),特殊情况下如果引进了阳性后备母猪,需将其放在后备母猪培育场隔离饲养3-5个月,直到蓝耳病检测结果全部为双阴性时,才能考虑进群。只有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杜绝各种漏洞,母猪场才有可能长期保持蓝耳病阴性状态。

国内有一些高水平猪场开始采用引进断奶后备猪的方式。设置后备保育隔离舍和后备培育舍。后备母猪的生产安排:每月补充一次断奶后备母猪,3周龄的后备母猪转入后备保育隔离舍,饲养8周,11周龄时采血检测,合格的猪通过密闭的隔离通道转入后备培育舍,在后备培育舍再饲养150天。其中后备母猪在145日龄左右,用一胎母猪或者一胎母猪所产仔猪的粪便,一胎母猪产木乃伊匀浆后进行返饲,需要饲喂2次。在后备母猪培育舍接种的疫苗包括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细小病毒、乙脑、丹毒等项目。

1.2蓝耳病阳性稳定场

由于绝大多数猪场为蓝耳病阳性场,一般猪场健康管理目标为保持猪群蓝耳病稳定,持续补充健康水平较高的后备母猪,逐步净化场内猪瘟、伪狂犬等疫病,不断提升猪群健康水平。

一般在体系内育肥舍中选留50-60kg体重、伪狂犬gE抗体阴性的后备母猪,此阶段的猪群多数已经自然感染过本场内的蓝耳病病毒,不需要再开展蓝耳病驯化项目,将其放在后备母猪培育舍(场)隔离饲养1-3个月。也可以在体系内选留断奶仔猪或者从体系外引进蓝耳病双阴性的后备母猪,将其转到后备母猪培育舍(场)进行隔离饲养,一般在配种前3-4个月进行驯化。如果选择从体系外引进40-60kg的蓝耳病阳性的后备母猪,此种方式传入蓝耳病新毒株的风险较大,一般需要将其单独放在后备母猪培育场进行隔离驯化3-4个月。

关于蓝耳病驯化方法,可以采取接种蓝耳病疫苗,或者让后备母猪接触含有本场蓝耳病野毒材料(死胎、流产母猪、淘汰母猪、血清等)的方式进行驯化。每批次最好以场(舍)为单位进行全进全出,以减少病毒水平传播和猪群反复感染,避免出现蓝耳病抗体居高不下而导致后备母猪进群延迟的情况发生。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3 评论

  • 小鲜肉的你赵泓轩

    小鲜肉的你赵泓轩

    很有启发的一篇文章,对于后备母猪舍的设计和管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收获满满!

    2020-11-07 23:43

  • 潇湘紫寒

    潇湘紫寒

    后备母猪舍设计和管理原来有这么多讲究,看来养殖真是一门技术活啊。

    2019-01-26 13:37

  • 好孩纸

    好孩纸

    这篇文章真是太实用了!学到了很多关于后备母猪舍设计和管理的知识,谢谢分享。

    2017-04-15 03:30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