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害虫图谱 > 鳞翅目害虫 > 美凤蝶(凤蝶科)

美凤蝶(凤蝶科)

农信网 2015-05-08 05:06:47 鳞翅目害虫 948

美凤蝶图片,美凤蝶长怎么样?美凤蝶怎么防治,美凤蝶用什么药最有效?美凤蝶的危害是什么,有什么症状?美凤蝶的发生因素有哪些,什么时候发生?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美凤蝶(凤蝶科)

一、中文名称:美凤蝶

二、别名:多型凤蝶

三、学名:Papilio(Menelaides) memnon Linnaeus

四、分部地区: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如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浙江等地,亦见于日本、印度等国家。

五、危害作物:芸香科的柑橘类、双面剌、食茱萸等植物。

六、危害方式:咀嚼式口器

七、危害症状:幼虫取食嫩叶、嫩梢;随着虫龄的增长,取食逐渐由叶缘延伸至叶片中部,严重时叶脉也被食光。

美凤蝶(凤蝶科)

八、形态特征:

1、成虫:美凤蝶翅展105~145 mm。雌雄异型及雌性多型。雄蝶体、翅黑色。前、后翅基部色深,有天鹅绒状光泽,翅脉纹两侧蓝黑色。翅反面前翅中室基部红色,脉纹两侧灰白色;后翅基部有4枚不同形状的红斑,在亚外缘区有2列由蓝色鳞片组成的环形斑列,但轮廓不清楚;臀角有环形或半环红斑纹,内侧即cu2、cu1室有弯月型红斑纹,无尾突。雌性无尾突型前翅基部黑色,中室基部红色,脉纹及前缘黑褐色或黑色,脉纹两侧灰褐色或灰黄色。后翅基半部黑色,端半部白色,以脉纹分割成长三角形斑,亚外缘区黑色,外缘波状,在臀角及其附近有长圆形黑斑。翅反面前翅与正面相似;后翅基部有4枚不同形状的红斑,其余与正面相似。雌性有尾突型前翅与无尾突型相似,后翅除中室端部有1枚白斑外,在翅中区各翅室都有1枚白斑,有时在前缘附近白斑消失;外缘波状,在波谷具红色或黄白色斑;臀角有长圆黑斑,周围是红色。翅反面前翅与正面相似。后翅除基部有4枚红斑外,其余与正面相似。

2、卵:球形,橙黄色。直径约1.7mm,高约1.5mm。

3、幼虫:头部最初呈黑褐色,随成长而颜色渐淡,老熟时则呈绿色。第1~3龄幼虫身体呈橄榄绿色,第2~4腹节有斜白纹在背部相接,第7~9腹节也有白纹扩展到背部。4龄幼虫体色转为绿褐色,背部白纹减退。老熟幼虫第4~5腹节有白色斜带,有时会在背面相接,带上有黑绿色小纹。第6腹节侧面也有1同色斑纹。气门褐色。臭角初龄时呈淡橙白色,随成长而颜色渐深,末龄时呈橙红色。

4、蛹:美凤蝶头前面的1对突起的末端呈圆弧形,第3腹节的后缘及第4腹节的前缘向两侧突出。绿色型蛹的背面有宽大的菱形黄绿色纹,翅面上则有褐色不规则斑纹;褐色型蛹的斑纹似木材的纹理,翅面上的斑纹则似青苔。

美凤蝶(凤蝶科)

九、发生规律:

美凤蝶寄主芸香科的柑橘类、双面剌、食茱萸等植物。

美凤蝶成虫爱访花采蜜,雄蝶飞翔力强,很活泼,多在旷野地方狂飞。雌蝶飞行缓慢,常滑翔式飞行。台湾亚种遍布中国台湾省各平地至海拔2500m的山区。1年发生3代以上,以蛹越冬。成虫全年出现,主要发生期为3-11月。成虫常出现在庭院花丛中,还经常按固定的路线飞行而形成蝶道。

美凤蝶(凤蝶科)

十、防治方法:

1、人工捕捉卵、幼虫和蛹。

2、保护天敌。

3、在各代幼虫发生期可用敌敌畏、敌百虫和苏云金杆菌等药剂防治。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美凤蝶的介绍及防治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JackieRay

    JackieRay

    这种美凤蝶真漂亮色彩鲜艳让人心情愉悦。

    2018-05-02 23:1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