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广泛报道的所谓“猪附红细胞体病”存在误导问题

广泛报道的所谓“猪附红细胞体病”存在误导问题

农信网 2014-07-02 19:46:30 养猪 171

广泛报道的所谓“猪附红细胞体病”存在误导问题

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蓝耳病)传入我国以来,我国猪病的复杂性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一些过去很少听到的猪病名称不断地被提出,其中猪圆环病毒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符合客观事实,并且这两种猪病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但也有一些猪病被错误地夸大存在而需要澄清,猪附红细胞体病是其中之一。

2001年8月,原计划在南昌召开华中地区兽医病理学术讨论会,在收到的学术论文中有多篇关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笔者看后如获至宝。2001年8月,江西和其他各省一样,暴发一种奇怪猪病,发病猪2/3以上表现皮肤发红。鉴于猪附红细胞体病又称“红皮病”,镜检又检出附红细胞体,当时便将这种奇怪的猪病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并按参考资料中推荐的方法来防治。经过一个月的实践,才从失败中醒悟过来,最后通过化验才确诊该奇怪的猪病实为猪蓝耳病。

尔后,把猪蓝耳病或其他猪病当作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比比皆是,简直到了满天飞的程度。许多兽医或非兽医人员只要在显微镜下看到了附红细胞体即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各类兽医期刊有关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报道突然增多,甚至在某一时期形成高峰。各种抗附红细胞体的药物不失商机地大量涌现,其销售量经久不衰。附红细胞体一词也家喻户晓(绝大多数缺乏猪病知识的养猪户)。猪病学术界仅有少数人指出了这种错误。

遗憾的是,2006年6月以来蓝耳病再次肆虐江西省猪群时,还有不少售后服务专家至现场将其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用抗附红细胞体的药进行治疗,既浪费药费,又浪费药物资源,更严重的是错过了控制猪病的最佳时机,导致猪群80%以上的死亡率。面对这种状况,笔者才决定撰文与学术界共同探讨。

仅就国内一些学者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方面做过的一些研究报道,就会使我们对本病陷入深深的思考。

陈凤义等(2003)[1]调查了大连市健康人血液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为97.29%(863/887),其中重度感染率为38.56%(342/887);市外到大连入伍的新兵血液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为73.17%(120/164);大连地区的黄牛及屠宰猪(禽)肝、肾等组织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为100%(367/367),以重度感染为主。这一数据表明,采用常规镜检方法,健康人带菌和动物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极为普遍。

在猪病诊断实践中,猪呼吸疾病综合征也常被误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吴增鉴等(2006)[2]对2004年6~12月间华东地区送检的猪呼吸疾病综合征的病料,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原并进行细菌分离,结果检出至少10余种病原,其中蓝耳病病毒检出率为82%(68/83),圆环病毒的检出率为80%(52/65),猪瘟病毒的检出率为76%(19/25),而附红细胞体的检出率仅为4.5%(1/22)。故国内有学者认为,附红细胞体病的确诊以电镜观察和PCR检测结果相结合来判断才比较可靠。据《猪病学》(第八版)记载,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最终确诊要通过切除疑为感染的猪的脾脏或将疑为感染猪的血液输给切除脾脏的猪来实现。

张家峥等(2003)[3]进行了严格的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治疗和药物预防试验。治疗试验是将患附红细胞体病的猪(有临床症状,鲜血压片附红细胞体呈阳性)60头分为6组,分别用得米先、长效土霉素、附红优、锥灭定、贝尼尔及青霉素+链霉素6种药物或药物组合进行治疗。预防试验是将附红细胞体带菌猪(无发病症状)50头分为5组,在饲料中按每吨饲料分别添加土霉素碱粉1500g,阿散酸200g,磺胺嘧啶粉2000g,洛克沙胂150g,连续饲喂30天,并设一组空白对照。在治疗和预防试验的前、中、后期均做多次鲜血压片检查,结果各组猪附红细胞体始终存在,其数量均有时高时低的现象。根据试验结果,作者认为鲜血压片法不宜作为诊断附红细胞体病的依据,且所用治疗药物均未显示有特效作用;并认为,在当前猪病以多因子致病为主的情况下,还应研究附红细胞体的致病力及其在猪病复合感染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王红宁等(2004)[4]做过猪附红细胞体的接种发病试验。其方法是将4mL疑似猪附红细胞体病病猪的血液经前腔静脉注入1月龄健康仔猪,结果试验猪表现出与供血猪相似的症状,从而认为接种发病试验成功。遗憾的是其文对送检病料和供血猪的血液都未做其他病原,特别是病毒性病原的排除检测,其结果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根据本人的兽医临床实践,对一些镜检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例进行取病料检测,实际上原发病均为蓝耳病、圆环病毒感染、猪瘟或猪呼吸疾病综合征等。在大量的剖检病例中,所见黄疸和血稀如水(被认为是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特征性病变)的情况本来就比较少,即使看到一些黄疸或血稀如水的病例,最后也被证实为圆环病毒感染所导致的黄疸或温和型猪瘟恶病质所致的血稀如水。

结合上述资料进行分析,笔者对当前猪附红细胞体病普遍存在的现象提出如下看法。(1)光镜检人畜附红细胞体的检出率均很高,而PCR的检出率又很低,表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迫切需要提出诊断方法标准。(2)要将附红细胞体带菌和附红细胞体病区分开来,凡是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例,均要十分慎重,不要忽视一些较难检测的病毒性病原作为原发性病原的存在,否则会给养猪户造成损失。(3)不要未经周密反复试验就提出一些在经典著作都找不到的结论,如蚊虫会传播附红细胞体,在未切除脾脏的猪附红细胞体也能接种成功等。(4)十分同意本文中提到的作者的看法,对附红细胞体的致病力和在猪病复合感染中扮演什么角色还要深入研究。(5)不否认猪附红细胞体病作为一种猪病的存在,但该病如此广泛存在,显然是被错误的诊断所夸大了。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紫百合

    紫百合

    这个猪附红细胞体病到底是真是假,让人实在摸不着头脑。

    2017-10-13 22:38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