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链球菌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猪链球菌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农信网 2013-09-21 13:07:45 养猪 473

猪链球菌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近几年来,猪附红细胞体在我国流行普遍,凡养猪地区均有该病发生。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可导致猪机体抵抗力、免疫力降低,极易引起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临床常见的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发病的有猪瘟、猪链球菌病、猪水肿病、猪沙门氏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有的甚至几种病混合感染,给临床诊疗带来一定困难。若诊断不确切、治疗不当,死亡率较高。

    病源及发生过程

    病原 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是由支原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红细胞内及血浆中较少)引起传染性血液病。牛羊猫及犬科动物也能发生。其他动物发病,其诊疗方法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方法相似。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许多因素引起的,如受到了强烈应激因素的影响,如长途运输、恶劣的气候、饲养环境过度拥挤、卫生极差、突然更换圈舍及饲料因素的存在,可能诱发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但是,如果饲养管理良好,猪的机体具有功能健全的防御系统,机体与附红细胞体之间保持一种平衡,附红细胞体在血液中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当低的水平,不表现临床症状。本人与同事曾对某猪场数百头健康猪进行了抽样检查,采集血液样本上百份,进行实验室检验,均不同程度地检出红细胞表面的附红细胞体,说明在猪在血液中查到病源并不一定发病。

    猪链球菌属于链球菌属。革兰氏阳性,分若干血清群及夹膜型。本病主要由C群、D群引起,少数为E、R、S、L等群引起。

    发病机理 猪附红细胞体病会引起由一种经凝集素来介导的或与之有关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但急性阶段引起的贫血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认为在猪附红细胞和红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红细胞膜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被遮蔽的抗原暴露出来或者已有抗原发生变化,这些抗原被自身免疫系统视为异物。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红细胞上膜上后,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并攻击被感染猪体的红细胞上膜上后,机体产生自身抗体是M型冷凝集素,它们是否沉积于红细胞表面并引起红细胞的凝集取决于0℃温度。在较高温度下,这种冷凝集素会从红细胞表面脱离,有时它会紧紧地附着在其表面。在临床上采集患附红细Y胞体病的动物血液样本时,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抗凝剂采血,环境温度低于10℃以下时,采集的血液常会发生凝集现象,将试管现象放置37℃恒温箱中10分钟左右,凝集现象就会消失。这种现象就是由冷凝集素的作用引起的,称之为假凝集现象。

    传播途径 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是由吸血昆虫如:蚊、蝇、虱、螨、瘙、蜱及注射、外科手术器械等途径传播。垂直传播主要是由母猪及子宫感染子猪。公猪配种通过精液也能传播。

    流行特点 猪附红细胞体病占猪病发病比例与季节没有明显差异,说明本病已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可能与传播途径的广泛性有关。

    临床症状

    (1)猪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症状:病初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体温升高(40.5℃~41.5℃以上)尿呈茶褐色或血红蛋白尿,有的毛囊出血,部分病例贫血,黏膜苍白、黄疸,持续感染的病例耳朵边缘能发生坏死。急性感染耐过的猪往往生长缓慢。由于被感染耐过的猪不能产生很强的免疫力,可能再次被感染发病。

    母猪可引起繁殖障碍,国外资料早已有记载,主要表现:受胎率低、不发情、流产、产弱子。此外还有许多母猪出现怀孕延迟或不发情,有的母猪几次发情配种而不能受孕。

    (2)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临床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种类型。

    最急性型:发病急、病程短,不见症状突然死亡。

    急性型:体温升高到41℃以上,不食或少食,精神沉郁,呼吸迫促。腹下、四肢、耳朵呈紫色。有的呈游泳状,抽搐,转圈,突然倒地,最后衰竭,麻痹死亡。有的出现关节炎,跛行或不能站立。

    慢性型:由急性型耐过猪可转为慢性型,或开始发病即为关节炎型或化脓性淋巴结炎型,病程较长,食欲较差。四肢关节肿大、痛疼、跛行或不能站立。下颌淋巴结发炎肿胀,后期化脓破溃。

    病理变化

    (1)猪附红细胞体病主要变化可见:贫血、黄疸、血液稀薄、肝脏肿大,脂肪变性,有的呈黄棕色,胆汁浓稠。颈部、颌下常有胶冻样水肿。全身淋巴结水肿,脾脏稍肿,胸腔、腹腔、心包有淡黄色积液。消化道内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出血性炎症。

    (2)猪链球菌的病理变化:急性型:淋巴结肿大出血,胸水增多,心包积液。有纤维渗出。肺充血、出血、水肿,有的有化脓灶。常见胸膜粘连,腹水增多,呈淡黄色,有纤维素渗出。腹腔脏器也常粘连。脾脏肿大、色暗、质脆。肾脏稍肿胀,充血或出血。肝囊充盈或变化不明显。脑及脑膜充血出血。

    慢性型:关节肿大,关节囊壁增厚,关节腔内有胶冻样或干酪物。颌下淋巴结肿胀化脓及全身各部位有化脓灶。

    综合防治措施

    (1)目前猪附红细胞体病尚无疫苗进行防疫,主要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及时清扫圈舍,保持圈舍干燥、通风与采光,经常用0.2%的复合醛或其他消毒剂喷洒。饲料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用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发生,如长途运输中,要注意防寒防暑,给予充足的饮水与适当饲喂;转圈时最好同窝转圈,不要大小混养;更换饲料与饲养方式要逐步进行,给猪一个适应过程。夏秋季节注意驱杀蚊蝇,患有虱子和皮肤寄生虫时,可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注射或喂服。免疫注射或治疗注射时,做到母猪一个注射针头,用完后要及时消毒处理。种猪感染附红细胞体后要及早治疗,未完全康复的暂不要配种。阉割或做外科手术时,器械或用具应严格消毒。不要从有本病的猪场引种。

    (2)对猪链球菌病,可用链球菌弱毒苗、链球菌明矾结晶紫苗或氢氧化铝甲醛苗进行预防。

    防治措施

    (一)对死亡猪进行焚烧、深埋,全场及其用具用10%生石灰乳或2%烧碱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做好驱杀蚊蝇和体外寄生虫的防治工作。

    (二)患病猪或者可疑母猪立即隔离饲养,并立即用贝尼尔(血虫净)每千克7毫克,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溶液,分点肌肉注射,每天一次,同时混合使用油剂青霉素300万单位/头,连用三天。在饲料中添加“加康”400克/吨+强力霉素250克/吨,喂服连用7天。

    (三)改进猪场免疫程序,对健康猪作链球菌紧急免疫接种工作,每头猪肌肉注射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菌苗5毫升(多价浓缩灭活苗注射3毫升)。

    (四)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充足的饮水,采取通风降温等综合措施,增加日粮中蛋白质饲料和富硒饲料的含量,同时长期阶段性地进行药物预防。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5 评论

  • 微笑可爱的小文

    微笑可爱的小文

    疾病的预防也不容忽视,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此类感染。

    2022-08-08 02:17

  • 情深

    情深

    混合感染的情况下,除了常规的抗生素治疗,也要注意对症的支持性治疗,全面护理很重要。

    2020-10-28 14:03

  • 青岛的冬季

    青岛的冬季

    快速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希望医生能够尽快确定感染类型并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2019-01-19 01:49

  • ♀ ━╋-Smile。

    ♀ ━╋-Smile。

    标签分隔:

    2017-04-10 13:35

  • 世世&誓不离

    世世&誓不离

    以下是根据提供的内容生成的3条简短评论,用

    2015-07-02 01:21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