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方案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方案

农信网 2012-05-15 20:23:46 养猪 799

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方案

猪伪狂犬病是猪群多种传染病的原发性疾病之一。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呼吸道病综合征等,一般都有着它的共同参与和危害。

前两年殃及大江南北的猪高热综合征,它更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另外,本病还能导致免疫抑制。相关资料表明,我国50%左右的规模化猪场伪狂犬野毒呈阳性,中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感染情况也许会更糟糕。如何有效控制和净化本病,已是养猪人士和专家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现就笔者在规模化猪场的长期实践,谈谈防治本病的一己之见。

1临床症状伪狂犬病临床症状因猪的感染日龄不同而各有所异。初生乳猪多在产后2~3天发病,病猪震颤,精神沉郁,吮乳无力,体温升至41℃~41.5℃,有的叫声嘶哑,流涎,眼睑水肿,共济失调,头颈歪斜,转圈运动,有的腹泻、呕吐或后肢瘫痪,犬坐,继而倒地,四肢划动,数分钟后恢复正常,自行站立,每隔数小时后又反复出现如上症状。1~2天后,病猪口吐白沫、磨牙、呆立或盲目行走,抽搐、癫痫、角弓反张,最后死亡,往往全窝无一幸免;断乳前后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而一旦拉黄色稀粪时,常以死亡为转归;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主要出现咳嗽、打喷嚏、呼吸减慢等呼吸系统症状和发烧、厌食等,3~5天耐过,康复病猪长期带毒和排毒,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整体生产性能低下;怀孕母猪以流产、木乃伊胎、死胎、弱仔增多等为主要症状。 2病理变化解剖可见膜脑充血、出血、脑脊髓液增多;肺水肿、部分有出血点;扁桃体肿胀、出血;肾脏布满针尖状出血;胃肠黏膜有炎症,胃底部大片出血;部分喉头黏膜出血。 3控制策略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需要实施综合措施,包括规范的引种,严谨的生物安全措施,定期血清监测与病猪的果断淘汰,科学的免疫程序,良好的饲养管理以及优质高效的基因缺失疫苗的合理应用等。 3.1阴性猪场的控制措施3.1.1规范引种。不得从本病阳性猪场引种,而且应于种猪启运前对拟引进猪只采血送检,确定无伪狂犬野毒阳性后始可启运引进。种猪入场后,需隔离饲养观察至少6周才能并入生产猪群。为避免因引种带入病原的风险,提倡自繁自养。 3.1.2实施封闭式管理。加强猪场大门口来往人员、车辆的严格控制与消毒,把病原拒于猪场之外;控制生产一线人员外出,严格细化回场后的消毒净化工作,防止把病原带回场内或猪舍内;原则上谢绝场外人员进入生产区参观。总之,尽最大可能把伪狂病毒拒于猪场之外。 3.1.3实行猪场单一性饲养。伪狂犬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动物,猪场内不得混养多种家畜,有些养殖场户有养狗看门护院的习惯,但应该将狗拴住或关进笼里,不得让其到处走动,更不可让其进入产房叼食死仔、胎衣;严防野狗、野猫等动物钻入场内。 3.1.4保护易感猪群。实践证明,进行免疫接种,保护易感猪群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要建立健全符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特别是要严格本病的免疫接种的操作规程,选用高效优质疫苗,确保易感猪群始终得到疫苗抗体的有效充分保护。一般认为,由于普通弱毒疫苗有毒力返强,基因缺失弱毒苗有重组变强的可能,而基因缺失灭活苗不但使用安全,且方便进行抗体检测。因此,阴性猪场注射疫苗时,应该使用基因缺失灭活苗。建议:后备种猪种-基础免疫后,于配种前一个月肌肉注射1头份。妊娠母猪-产前4周肌肉注射1头份。生产公猪-每6个月肌肉注射1头份。若采取全群“一刀切”的免疫方法,每年至少3~4次。妊娠母猪在产前4周加强免疫1次。仔猪- 5~6周龄时肌肉注射1头份。感染压力大的猪场应于11~12周龄加强免疫一次。 3.1.5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兽医防疫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是防止疫病暴发流行的重要保障,也是避免本病发生的重要手段。但笔者看到不少中小猪场不是防疫规章制度缺位,就是规章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有的猪场大门口的消毒池没有半滴消毒水;有的猪场任由场外车辆人员随意进入生产场区;相当一部分中小猪场规范化、制度化的消毒工作基本缺位……,如此种种是本病入侵危害的最大隐患。 3.2阳性猪场的控制策略3.2.1隔离消毒与治疗:首先把出现临床症状的病猪及时隔离,严格消毒被其污染的栏舍,防止病原扩散。哺乳小猪发病严重,死亡率高,应予淘汰。抗生素治疗无济于事,有时可用排疫肽、干扰素等制剂试治,每猪每次1毫升,每天一次,连用2~3天。成年猪或种猪,一般都能耐过,不需治疗,但由于康复后病猪能长期带毒排毒,原则上应予淘汰,不便陶汰时,需隔离专人饲养,加强消毒防止病原扩散。据介绍,用河南省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活干肽、圆环瘟毒康注射液,分别肌注,一天一次,连用2天,第二次用药后,间隔24小时,注射伪狂犬双基因缺失苗1~2头份,对治疗和控制疫情有较好效果。 3.2.2改善饲养管理:对全群实施优饲,为各个生产阶段的猪群提供优质、合理和充足的营养物质,满足机体营需求;加强保健,用广东中山市动物营养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加强保易多按0.2%~0.3%实施混饮或混饲;用河南黑马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圆蓝重症康散拌料混饲,连用5天,同时注射疫苗。对控制疫情有显著效果;生产管理上应实行早期断奶,隔离饲养和全进全出的管理方法,为猪群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应激。总之,通过改善管理提高猪群整体健康状况,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3.2.3紧急免疫接种:进行疫苗免疫接种是控制疫情乃至净化本病的重要措施。疫情发生后,给猪群接种疫苗可预防由本病导致的流产死胎和仔猪死亡,降低排毒量和缩短排毒持续时间,对于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减少经济损失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灭活疫苗不能在靶组织定植,因此难以阻止或降低潜伏感染;而活疫苗可在短期内产生保护抗体,有效阻止或降低潜伏感染。对于感染压力较大的阳性场的易感猪群,应用活疫苗可以提供更迅速、更充分的保护力。因此,阳性场不宜使用灭活苗,而往往注射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具体做法是:将病猪隔离后,立即给全场未发病猪只一律进行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的紧急接种,尽快为易感猪只提供保护。3日龄内仔猪每头注射1头份,种猪每头注射2头份。在疫情基本平息后,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基因缺失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疫苗抗体水平检测,对疫苗抗体水平低下的个体或滴度参差不齐的群体予以补针或普注,以确保猪群保持较理想的疫苗抗体水平,避免本病发生,有效控制疫情。 3.2.4检测淘汰病猪:病猪和隐性带毒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它们的存在是阳性场病原净化的最大障碍,应予特别关注。通常的做法是在疫情流行期间果断淘汰有临床症状的病猪,疫情平息后,则通过抽血检测来发现隐性带毒者。种猪场每年监测2次。种公猪应全部检测;种母猪按10~20%的比例抽检;商品猪不定期进行抽检。留作种用的仔猪在100日龄时检测。对有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等症状的种母猪全部进行检测。通过检测,掌握猪群野毒感染状况,对于野毒感染阳性猪隐性带毒者要坚决淘汰,种用仔猪,阴性留种,阳性一律淘汰;阳性公猪绝对禁止用以采精或配种,发现一头淘汰一头,决不姑息;母猪一时无法淘汰的,也要严格限制其活动,防止猪猪接触和人为传播。然后逐步进行淘汰,最终将所有阳性猪与带毒者统统清除出场,建立无伪狂犬病的种猪群,以至最终根除净化。但有些猪场业主错误认为,母猪发病不死,有了免疫力,不予淘汰;也有的单从经济上考虑,觉得淘汰一头种猪不合算。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开心小红豆

    开心小红豆

    听起来挺可怕的病名,但是有了科学的诊断方案,相信可以有效应对。

    2018-05-12 05:02

  • zmztdi

    zmztdi

    这个诊断方案看起来很专业,希望能够及时发现病例,保障公共安全。

    2015-05-14 12:43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