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农技综合 > 饲料褐变反应的危害及3大对策

饲料褐变反应的危害及3大对策

农信网 2011-06-26 21:27:07 农技综合 237

饲料褐变反应的危害及3大对策

饲料在加工过程中长期处于湿热环境下,由于饲料中某些物质会发生褐变反应,**终导致褐变产物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怎样保持饲料物质保持良好的外观和适口的风味,本文针对饲料褐变的危害对策做出如下总结供读者参考:

一、饲料褐变过程

一般把褐变反应分为三个过程。首先是饲料中所含还原糖的羰基与赖氨酸的ε-氨基进行反应后,分子重新排列。饲料的营养价值因动物缺乏水解缩合物的酶,使饲料由于赖氨酸的利用率下降而直接影响利用价值。**常见的是用褐变的大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和葵花籽粕等植物性高蛋白质油粕作为饲粮主要蛋白源,其危害更为明显。其次是由于进一步反应可生成数以千计的化合物,可影响到饲料的气味和风味。从实践看,一般虽不能对采食量造成明显影响,但因日粮消化率下降而影响到动物生产能力的发挥。结果是因分子缩合、聚合形成类黑素。褐变反应的全过程到此终结。

二、饲料褐变的危害

使用褐变饲料可使3-7周龄的肉用仔鸡生长发育停滞,与同龄正常鸡的体重相比要差7-10天;蛋鸡产蛋率可下降近20个百分点,而且蛋重明显降低;母猪出现产奶不足,补料消耗增加,仔猪增重下降,育肥猪增重也呈下降趋势。据调查,各饲养场的反映基本相似,一般在用褐变饲料约2周后出现上述情况。其主要原因是饲料褐变反应导致鸡**限制性氨基酸、猪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的不足,造成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

三、饲料褐变的对策

饲料加工机械的设计如能减少加工物的升温将对控制褐变有益;需焙烤的饲料也应注意温度合理,水分含量要尽量低,半湿型、湿型饲料及罐头饲料也要注意这些;饲料加工后的迅速降温对各型饲料都是重要的。饲料原料及产品均应合理贮存,避免露天存放。库内要求干燥,通风良好,要挂笼帘以防阳光直射升温。饲料原料要力求新鲜,宜现用现粉碎,先配料后粉碎的加工方式似乎更为可取,应对比研究后决定。饲料生产**好以销定产,使产品不积压。用户也应注意饲料取运和贮存的方式,一次进料的数量冬季多些,夏季宜少些,建议以7-10天用量为宜。目测大豆粕发现呈褐色或粉褐色的就不要买入。棉、菜籽粕等深色高蛋白源目测困难,基本无法观察到变化,但要注意其新鲜度。

综合上述,希望养殖户能够认识并了解饲料发生褐变反应的过程,饲料褐变反应的产生对动物使用的危害,以及饲料褐变的对策,并且重视褐变反应,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合理的加工及存放饲料,确保饲料的优质性。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