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场要做到蓝耳净化(你该如何选择)

猪场要做到蓝耳净化(你该如何选择)

农信网 2011-02-15 09:29:13 畜牧养殖 728

猪场要做到蓝耳净化(你该如何选择)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是由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困难及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猪是唯一感染该病毒并出现临床症状的动物。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或更流行的称谓为“蓝耳病”,依然是困扰养猪行业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疾病自1980年首次被发现,数十年来不断地被探讨、学习与研究。因病毒的突变速度似乎比发现解决办法更快,所以蓝耳病的管理和控制仍然是最难以操作的。

毛囊出血点密布全身,针尖大(图4-141);背部皮肤密布铁锈色或蓝紫色出血点(图4-142)

蓝耳病的爆发会给猪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损失可能体现为繁殖障碍:流产率高、提前分娩造成弱仔和死胎数增多,延迟发情,这些都降低了母猪群的繁殖性能;

也可能体现为保育阶段呼吸系统疾病:咳嗽、肺炎、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病和链球菌病等。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N.Gabier 的研究发现:蓝耳病影响生长-育肥阶段,使生长率下降接近20%,其中采食量下降7%、饲料利用率下降15%、每头猪成本增加14美元/87元、育肥期延长25天。另一研究(Holtkamp等,2013)评估,美国养猪生产者因蓝耳病每年造成的损失可达6.64亿美元或41.2亿元(人民币),这是在普遍使用疫苗的情况下。

为了能够管理和净化猪场内蓝耳病,我们必须了解病毒的自然属性。蓝耳病的病原是RNA病毒,这种病毒突变速率快,因而很难研发出具有长效性、适用于所有受感染农场或地区的有效疫苗。研究发现,弱化的病毒活疫苗会出现毒力返强现象(Neilsen等,2001),一些疫苗实际上可能导致行业内蓝耳病情况变得更糟。这种病毒还能引发长期的病毒血症,受感染的猪会持续排毒60-100天。病毒还能通过鼻分泌物、精液、尿液、粪便、乳汁等途径被排出,并可能在组织中持续存活200-250天。感染的母猪能够将病毒传染给仔猪,这些仔猪再不断地向外界排毒,直到断奶后转入保育舍。这些病毒在冰冻的环境下能够存活很长时间。

PIC管理和维持很多蓝耳病阴性农场,同时协助很多农场实施蓝耳病净化程序。不管何时,当农场请求我们提供蓝耳病净化支持时,我们在执行前会提出两个问题:

第一,如果我们在你们的农场成功净化蓝耳病,你们能保持蓝耳病阴性吗?这意味着,农场的每个人都有生物安全意识以阻止病毒入侵。你们严格地控制出入农场的运输车了吗?生物安全,并不仅仅是农场经理或兽医的责任,农场所有的员工包括厨师、门卫等协调团队都要有这个意识。在进入生产区前,一百个人中仅一人忘记更换衣服或洗澡,就能够将病毒携入猪舍,尽管已花费成千上万的费用在围栏、洗澡间、空气净化系统上;

第二,你们有没有连续不断地提供蓝耳病阴性种猪的种源,即后备母猪、公猪和精液?我们问这些是因为我们有成功净化蓝耳病的方法。但若净化成功后,因生物安全差,或携入其他场的病源等原因导致已被净化的病毒卷土重来,那我们所有的操作其实都是徒劳的。

重点考虑是否具有可执行性。能做到蓝耳病真正的净化吗?答案是十分肯定的。最好选择完全清群/移走所有的猪只,清洗、消毒,以蓝耳病阴性种猪建群,这是最简单、最容易、最快速、最安全以及风险最低的方法,但因成本昂贵,并不是所有的农场都选择这个方法。其它可行性的方法就是闭群。

采用逐渐(部分)清群/建群净化蓝耳

逐步清群/建群的理论依据:个体猪体内携带的蓝耳病病毒会随时间逐渐死亡。如果排出病毒无法找到可感染的新个体并完成复制,到此排毒过程最终结束。早期感染并康复的猪,对同型毒株会产生免疫力。通过逐步清群/建群进行蓝耳病的净化,虽然不易操作,但有一些简单的原则,尽管执行也非易事:

1、引入替换的蓝耳病阴性后备母猪

2、使母猪群PRRS 免疫力处于稳定状态

3、断奶时生产出蓝耳病阴性仔猪

4、转运蓝耳病阴性猪到保育舍和育肥舍

母猪群稳定/引种蓝耳病阴性后备母猪

前两步,我们需要同步执行。前面已讨论过:希望病毒在农场内逐渐死亡,意味着没有新的个体被病毒感染,这样会加快病毒净化。立刻引进同样多的后备猪,用于农场封闭后的生产安排。因此自闭场之日起,200天内不再运输新猪,这就需要一次引入年龄跨度很大的后备母猪。我们将驱赶感染猪到农场内未感染蓝耳病的区域,使农场的所有猪均受到感染,通过良好的适应程序,确保所有的后备母猪接触病毒。

断奶蓝耳病阴性仔猪

一段时期后,我们通过实验室PCR技术,诊断新生弱仔是否仍存在毒血症。我们确定新生仔猪或断奶仔猪的蓝耳病PCR检测阴性后,便可将这些猪转运到干净、消毒的保育单元。

转运蓝耳病阴性猪到保育舍和育肥舍

对于多点式饲喂的生产体系,保育单元是分布在不同区域的,我们只需要连续不断将断奶猪转出农场。但保育单元和母猪单元坐落在一起,我们需要建立空挡期,如1个月内停止配种,或将妊娠一个月的母猪移出农场,或将断奶一个月的仔猪转到外面的场。

定期的监控蓝耳病病毒,判断母猪群健康状况。所有的母猪PRRS抗体阳性,表明母猪群是稳定的;诊断保育后期的仔猪蓝耳病抗体阴性,表明病毒的净化已成功。这些意味着,在丧失母源抗体保护的条件下,这些仔猪并未受到病毒的侵染。

在至少4个月的血清学诊断中,仔猪均为阴性,这时这个农场就可以被称为蓝耳病阴性农场。将所有早感染的母猪移出母猪群,长期(至少2年)所有诊断检测均为阴性,有些人称这样的农场才是真正的蓝耳病阴性场。

我们要时刻谨记:蓝耳病毒易发生突变。不管农场的母猪全群是否已对最新爆发的蓝耳病产生免疫,还是农场已全群替换且所有的猪均为蓝耳阴性,这些农场仍易受到不同病毒毒株的感染并爆发蓝耳病。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确保时刻执行生物安全程序,保护我们的农场。

在未来,养猪行业需要疫苗以更有效地抵御蓝耳病,这种类型的疫苗将对现有的所有蓝耳病病毒和未来突变的病毒都有交叉保护作用,最好研发有标记能力以区分疫苗免疫的动物和受感染的动物。新猪场的建造应该慎重考虑两点式饲喂、三点式饲喂体系,这种体系的母猪舍、妊娠舍、产房与保育舍、育肥舍是隔离开的,当需要进行疾病净化时,管理和控制更方便执行。保育舍和育肥舍通常是母猪感染蓝耳病病毒的蓄水池和源头。对于一点式的猪场,合作紧密,执行的方案也几乎一致,如果有免疫计划,而周边相邻的农场使用相同的疫苗,能够帮助降低突变,降低新型病毒发展的机会。

这个行业希望有始终值得信任的产品和方案来彻底地控制蓝耳病,但这仍需要花费更多年或数十年的研究来打败蓝耳病。因此,目前控制蓝耳病最好的方法是净化它,使其不会存在于你的农场内。但任务十分艰巨。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簡明

    簡明

    关注动物健康真是太重要了,选择蓝耳净化设备一定要慎重,要考察性能和效果哦!

    2017-10-04 18:10

  • 浅妤

    浅妤

    哇,蓝耳净化可是非常重要的啊,一定要选择信誉好、品质过硬的供应商!

    2014-06-11 01:49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