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喜宜丹® 为猪群提供高效和持久的保护力( 猪丹毒 人兽共患病原菌)

喜宜丹® 为猪群提供高效和持久的保护力( 猪丹毒 人兽共患病原菌)

农信网 2011-02-06 14:56:11 畜牧养殖 685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SE)是由猪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也可以称为猪丹毒杆菌,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该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猪丹毒与猪瘟、猪肺疫并称养猪业的三大传染病,各个阶段的猪只都对本病易感,急性爆发时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一些证据表明,大约每隔十年猪丹毒就会出现一次更为严重的流行与爆发。

1.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猪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纤细小杆菌,无芽孢、不耐酸,兼性厌氧,在人工培养基上可形成长丝状。分类上至少有26个不同血清型,但是以血清1型和2型为主,占80%以上。多种动物对本菌易感,包括哺乳动物、禽类、鱼类,其中猪最易感,尤其以架子猪为主,约30~50%的健康猪呈现隐性感染,临床上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季高湿高热应激可以增加发病率。发病或携带病原的猪只可以通过口鼻分泌物、尿液、粪便等排出大量病原,从而造成栏舍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对爆发过猪丹毒的猪场调查时人们发现,水嘴、栏舍、风机、甚至饲料中都可以检测到病原,因此,猪场一旦发生猪丹毒疫情就很难将病原清除干净。

2. 临床症状

根据发病缓急猪丹毒可以分为三种临床表现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呈败血性经过,表现为急性死亡、流产、食欲不振、高热,有时尚未出现特征性“菱形皮肤”病变猪只就已经死亡了;亚急性型(疹块型)以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为主要特征,俗称“打火印”、“大红袍”;慢性型多由急性\亚急性型转变而来,表现为增生性、非化脓性关节炎,疣状心内膜炎(应激时导致猝死发生)以及皮肤坏死。

3. 公共卫生

猪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菌,作为一种职业病,大多数病例是通过皮肤划痕或刺伤而感染,最常见的形式为我们所熟知的“类丹毒”,出现急性、局灶性、疼痛性的蜂窝织炎,伴随有皮肤发红。大多数病例在1~2周内可以自愈,极少数情况下,猪红斑丹毒丝菌能引起人的败血症,导致致死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4. 综合防治

猪红斑丹毒丝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因此青霉素类是本病首选治疗药物。急性发病期紧急注射治疗可以减少损失,但是还需要同时对相邻群体进行预防给药。抗生素的应用上还需要考虑耐药性问,国内不少研究已经发现多重耐药性菌株。

由于病原在环境中大量存在,同时健康猪只携带病原比例也较高,因此免疫接种仍然是预防猪丹毒最好的方法。目前商品化的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活疫苗,欧洲地区以灭活疫苗为主,绝大多数猪场将其列为母猪常规免疫项目。美洲和亚洲地区活疫苗使用更多一些,但是最近日本学者发现活疫苗会增加慢性猪丹毒发病比例。国内学者比如郭万柱等也曾对活疫苗的应用提出过担忧:一是抗生素影响疫苗效果;二是活疫苗对弱仔、潜伏感染猪只可以引起疾病发生,三是存在毒力返强的风险;四是多种活病原混合制备的联苗在应用上还存在应激副反应增加的风险。综上所述,未来猪丹毒灭活疫苗的应该会更加广范。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coolbeck霓

    coolbeck霓

    听起来很专业,希望能帮助猪群健康成长,加油!

    2017-10-08 00:24

  • 相约奈何桥

    相约奈何桥

    这个产品看起来很不错,保护猪群免受疾病侵害,值得推荐!

    2014-06-08 07:40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