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缩短母猪非生产天数才能提高猪场效益(这些操作你知道吗)

缩短母猪非生产天数才能提高猪场效益(这些操作你知道吗)

农信网 2011-01-25 09:14:55 畜牧养殖 733

缩短母猪非生产天数才能提高猪场效益(这些操作你知道吗)

猪场效益好不好,关键在母猪。而母猪发挥效益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母猪的生产性能,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一个关键方法是缩短母猪非生产天数

母猪作为猪场的“印钞机”,提高其生产天数才能最大程度的的为猪场带来经济效益。其中,非生产天数是指成年生产母猪和超过适配年龄的后备母猪(大于230日龄)既没有妊娠,也没有哺乳的天数。其中断奶至配种有3~6天的生产间隔是必需的,再次期间母猪要准备发情,所以这叫母猪的必需非生产天数。本文主要是讲解如何缩短母猪非必须非生产天数,供大家参考。

保证优良的后备猪利用率

后备猪应在180天左右入群(根据场内规程以及部分管理软件的设置),而后的25天-30天左右开始陆续发情配种,如何更好的完成诱情、查情及配种等工作,既能保证后备猪最大比例的进入繁殖群(95-98%左右),同时尽可能少的出现后备猪返情是保证非生产天数降低的关键。

缩短断奶至再配时间间隔

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缩短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研究表明断奶母猪的体况与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存在密切关系,加强哺乳期间母猪的管理,尽量减少母猪哺乳期间体重损失是缩短断奶至配种间隔天数的关键,可通过细致的饲喂管理、提供充足饮水,以及改善环境来降低这方面的影响。在不浪费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保证产后7天的母猪采食量最大化。

保证有效的配种工作及精液质量

做好猪的查情及配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应严格按照猪场操作规程,同时在配种期间尽可能的模仿公猪的生理特性,给予母猪最大化的刺激。减少返情比率,提高分娩成绩。

及时发现返情母猪并再处理

将配后母猪的查情作为每日的例行工作,尤其对于配后18~23天的母猪,70%以上的返情都是这一阶段发生的,可使用公猪查情;或者在配种后23天到35天完成至少2次的B超妊娠检查工作,及时的排查出空怀母猪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减少后期流产及死亡率

母猪中后期的流产以及死亡对于猪场经济利益的损失是最大的,生产上应施行精细化的管理,制定针对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案并严格执行,以最大程度上的减少该类情况的发生。

及时、主动、有效淘汰

母猪适时淘汰可以保持基础母猪群的活力,一般来说断奶后的淘汰是最为经济的。

虽然说缩短母猪非生产天数可以有效增加猪场效益,但是一定要先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等工作,视各猪场的情况而定,不可盲目减少天数,提前断奶或配种,反而导致母猪生产性能下降,有弊无益!

分享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