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杂草图谱 > 阔叶草类 > 斑地锦(大戟科)

斑地锦(大戟科)

农信网 2010-12-12 10:40:17 阔叶草类 899

地锦图片,斑地锦长怎么样,斑地锦有什么药用价值?除斑地锦用什么除草剂?斑地锦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斑地锦(大戟科)

一、中文名称:斑地锦

二、别名:美洲地锦、血筋草

三、英文名:spotted spurge

四、分类:大戟科大戟属

斑地锦(大戟科)

五、形态特征:1年生匍匐小草本。折断后有白色乳汁。外来入侵杂草。

1、根:纤细,分枝密。

2、莲:柔细,淡紫色,弯曲,匍匐地上,长10~30cm,分枝多,有白色细柔毛。

3、叶:对生。楠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5~9mm,宽2~4mm,先端钝或微凹,基部近圆形,不对称,边缘上部有疏细据齿,上面无毛,中央有紫斑,下面被稀疏白色长柔毛。叶柄短,1~1.5mm。托叶披针形,长1.5~2mm,边缘有缘毛。

4、花:单一或数个排列成聚伞花序,腋生,被毛,具短柄。总苞倒圆锥形,顶端4裂,腺体4个,扁圆形。雄花4~5朵,雌花1朵。子房3室,子房柄伸出总苞外,被柔毛。花柱短,3个,柱头2裂。

5、果实:蕨果3棱状球形,径2mm,被白色细柔毛。

6、种子:卵形,长0.6~1mm,具角棱,光滑,灰红色。

斑地锦(大戟科)

六、生物学特性:3~5月,果期5~11月。生态适应性强,耐贫瘠。

七、生长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田边、绿化带、苗圃、草坪等处。

八、危害:为旱作物地中的常见杂草。全株有毒。繁殖系数高,入侵草坪等生境后常形成优势群落,增加除治成本。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繁殖。种子小,易脱落,随风、水、人畜、交通工具等传播。

十、分布范围:原产北美洲。中国分布于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河南、河北和台湾。

十一、用途:全草药用,具有清湿热、止血、通乳的功效,治疗黄疸、泻泄、血痢、尿血、血崩、乳汁不多、痢疾、疳积、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等。对多种致病性球菌及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斑地锦水提液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十二、防治方法:加强绿化管理,增加地被植物覆盖。草甘膦等除草剂能杀灭斑地锦的地上部分。

以上就是耕种帮种植网对斑地锦的介绍,如您有更好的见解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薄荷的香芒

    薄荷的香芒

    斑地锦是种美丽植物大戟科植物是让人惊叹不已。

    2019-11-09 08:58

  • 玉萍

    玉萍

    好以是您要求评论:

    2015-05-27 09:49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