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如何预防和治疗猪链球菌病

如何预防和治疗猪链球菌病

农信网 2010-02-05 12:34:25 畜牧养殖 633

如何预防和治疗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C、D、E及L群链球菌引起的猪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自然感染的部位是上呼吸道、消化道和伤口。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本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有夏、秋季多发,潮湿闷热的天气多发的特点。有时甚至可呈地方性爆发,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规模化养猪造成严重的损失。

流行特点

1.链球菌有20个血清群,但在我国引起猪发病的主要是C群链球菌,同时也有D群与C群混合感染的报道。仔猪的发病死亡率为10%~25%,育肥猪的发病率为2%~20%,死亡率逐年升高,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

2. 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存在于动物与人的鼻咽部、皮肤、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上,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皮肤与黏膜的创伤面感染,妊娠母猪的子宫和阴道可带病菌,其产下的仔猪能经产道感染而发病。病猪与带菌猪均为传染源。

3.猪只不分品种、年龄、性别均可感染,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炎热的6~10月份发生为多见。

4.猪链球菌2型在澳大利亚、美国、丹麦、日本、泰国、新加坡、加拿大以及欧洲和北美洲的许多国家均有发生,造成重大的损失。通常病猪表现突然不食,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2 ℃以上,流浆液性鼻汁,有的鼻液中带有血性泡沫,便血,腹泻,四肢与耳朵发紫,并有出血斑块,多数病猪于发病后1~2天内死亡,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50%左右,还引起人感染发病死亡。猪链球菌2型多暴发于4~12周龄的猪群,特别是4~6周龄的断奶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

5.经检查确诊为由猪链球菌感染引发人发病,感染者为宰杀、加工病死猪者,呈现散发性发生,未发现由人传染给人的现象。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天,平均潜伏期为2~3天。多数病例表现发病急,临床症状严重,约有50%的病例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疫情分布于四川9个市的26个县(市、区),102个乡镇(街道),170个村(居委会)。

6.猪群饲养密度过大,猪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气候突变,转群,长途运输及其他各种应激因素等都可诱发猪链球菌病的发生与流行。

7.在临床上常见猪瘟、猪伪狂犬病、猪肺疫、圆环病毒感染、蓝耳病等与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这不仅使病情复杂化,而且增大了病死率和防治的难度。

症状特征

1.急性败血型

本型为C群链球菌、类马链球菌、D群链球菌和L群链球菌在血中增殖引起全身症状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5-11月份多发。最急性型不出现症状即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1-43℃,废食、震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斑,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是本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类型。

2.心内膜炎型

本型不容易生前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3.脑膜炎型

除体温升高、拒食外,出现神经症状。磨牙、转圈、头向上仰、运动失调,后期四肢划水样动作,最后昏迷死亡。

4.关节炎型

通常先出现于1-3日龄的幼猪,仔猪也可发生。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呈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由于抢不上吃奶而逐渐消?。

5.化浓性淋巴结类型

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为常见,咽、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肿胀、硬固、热痛,可影响采食,一般不引起死亡。

如何诊断

1.根据流行特点,典型症状及剖检变化,常可作出初步诊断。为了确诊应进一步作细菌检查,可采取病猪或死猪的脓汁、血、脑、肝、脾等组织作抹片,染色、镜检,如发现呈链状排列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即可确诊。条件许可还可以进行分离培养和动物试验。

2.本病应该注意与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相区别。

3.防治。防治猪的链球菌病应着眼于减少应激因素,不使猪过度拥挤,加强通风。保持猪舍和场地环境

4.清洁并坚持猪栏和环境的消毒制度。同时将“猪链球多价灭活苗”的预防注射到入常规的免疫程序。一头猪发病经确诊后应对全群猪进行药物预防。可选用以下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

5.流行季节的全群预防可用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任选一种,按每吨饲料中600-800克添加,连用七天。

6.有病例发生时可用阿莫西林每吨饲料200克加磺胺五甲氧嘧啶300-400克添加,连用七天。 3.311%林可霉素预混剂每吨饲料加500-700克、磺胺嘧啶200-400克,抗菌增效剂(TMP)40-80克拌料,连用7-10天。此法不仅可防治该病,同时对猪密螺旋体所致的结肠炎和细菌感染所致的肺炎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治疗

1.对淋巴结脓肿,待脓肿变软、成熟后,及时切开,排除脓汁用3%双氧水或0.1%高锰酸钾冲洗后涂以碘酊。

2.对关节炎幼猪可按每千克体重青霉素20万单位、庆大霉素1万单位加适量氨基比林稀释混合后肌肉注射,每日两次。也可用林可霉素每千克体重10万单位加地塞米松2毫克肌肉注射,每日两次。

3.对高热的重症猪可用较大剂量阿莫西林的氨基比林稀释后一侧注射,另侧注射复方磺胺五甲氧嘧啶。按使用说明中规定的剂量首次加倍,每天两次,至症状消失。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白梦

    白梦

    @因爱无悔守候感谢分享这些知识,猪链球菌病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大家都需要关注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2017-03-30 19:42

  • 因爱无悔守候

    因爱无悔守候

    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实用的信息,对于猪链球菌病的预防和治疗有很大帮助,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

    2013-09-02 16:08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