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农技综合 > 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猪链球菌**治疗方案)

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猪链球菌**治疗方案)

农信网 2009-11-09 14:55:02 农技综合 792

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猪链球菌**治疗方案)

猪链球菌传播途径有哪些?猪链球菌是危害非常大的猪病,致病性猪链球菌感染引发的造成的,其特征有脑膜炎、败血症、关节炎和淋巴结炎,那么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猪链球菌**治疗方案有哪些?

猪链球菌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通常以夏季7-10月份出现大面积流行,发病多,死亡率效高。

病猪和带菌猪是重要的传染源,未经无害化处理的病死猪肉、内脏和废弃物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原因,猪链球菌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也可经皮肤、粘膜创伤感染。

猪链球菌感染的三种类型


1.败血型分为**急性、急性和慢性。其中,**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达430C,出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天内死亡。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转变而来,病猪多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行,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的可瘫痪,病程可达2~3周。

2.脑膜炎型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病程长的表现为多发性关节炎。

3.淋巴结脓肿型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多见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病程3~5周。

猪链球菌**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一:高热通治+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用法:高热通治0.05-0.2ml/k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15ml/次,混合肌注,每日2次,连用4天。说明:选用抗菌药物,对链球菌敏感,主要抑制肽链影响蛋白质合成达到抗菌效果。地塞米松抗炎作用强,两者结合抗菌消炎,对细菌性感染效果良好。

治疗方案二: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用法: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40ml/次,板蓝根注射液10-20ml/次,混合肌注,每日2次,连用3-5天。说明:磺胺药属于广谱抑菌剂,对革兰氏阳性菌的链球菌有效,可对细菌叶酸合成有阻断作用,从而达到抑菌效果。板蓝根有清热解毒功效,两者联合可清热解毒,达到治疗功效。

猪链球菌病的预防措施


预防猪链球菌病,应做好如下工作。

(1)做好生猪的收购检疫,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以及市场检疫。病猪应隔离治疗,恢复2周后方可宰杀,宰杀发现的病猪,应进行高温无害化处理方可出售,防止病猪买卖。

(2)注意阉割、注射和接生断脐等手术的消毒,防治感染。

(3)发病猪群应隔离治疗,猪栏用3%溴药水,5%~10%生石灰水,1%~2%的烧碱等消毒药消毒。

(4)预防接种,猪链球菌氢氧化铝苗不论猪只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浓缩菌为3毫升),免疫期4~6个月。猪链球菌弱毒苗每头猪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6个月。

(5)用抗生素、磺胺类药拌入饲料中内服,可预防。

治疗方案三:全迪+高热通治+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用法:全迪20-40ml/次,高热通治0.05-0.2ml/kg,地塞米松磷酸钠5ml/次,混合肌注,1天2次,连用3-5天。说明:磺胺类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起到抑菌作用;高热通治对少数链球菌有抗菌作用,地塞米松抗炎作用强,抗菌消炎,对细菌性感染效果良好。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暂无评论,欢迎沙发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