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口蹄疫的认识和治疗

猪口蹄疫的认识和治疗

农信网 2009-11-16 06:10:09 畜牧养殖 814

猪口蹄疫的认识和治疗

病原

口蹄疫病毒为小RNA病毒,属于肠病毒科。共有7个血清型,70多个亚型。我国周边地区及国家存在大量的传染源,包括A、O、C和亚洲I型。各型及亚型之间抗原交叉性低,增加了防制本病的难度。该病毒致病力极强,幼龄动物感染后常呈急性死亡。

该病毒无囊膜,对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敏感。在骨髓和淋巴结可长期存活。易被配性或碱性溶液破坏。不耐热,对紫外光敏感,常用消毒药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醋酸等。

流行特点

1.自然条件下,该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尤以黄牛最易感,其次为水牛、牦牛和猪等。本病也可感染人。

2.病畜和带毒动物为本病的传染源。常见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或黏膜创口。病畜可通过分泌物、排泄物和呼出的气体及病理性产物严重污染水源、饲料、空气、土壤、车船、用具等媒价物,感染多种动物,造成大规模流行。畜产品及病畜的长途转运也为该病的散播提供了机会,并沿交通干线向四周扩散。

3.新疫区发病率可高达100%,新生幼畜感染后死亡率极高。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寒冷季节多见。

临床症状猪感染发病后,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侧卧不起,跪行。蹄冠、蹄叉和蹄踵部皮肤出现局部红肿、热、敏感。后形成水疱,料粒至黄豆大小,内含灰白色或暗黄色液体。水疱破溃后,可见暗红色糜烂面。此时体温下降。破溃处若无继发感染,会很快结痂愈合。否则,蹄匣可能脱落。

病猪吻突、齿龈、舌、腭也可能出现水疱,破溃后形成浅表溃疡。少数母猪的乳房、乳头也可能出现水疱。

新生仔猪感染后常呈急性死亡。较大的仔猪感染后可见剧烈腹泻,严重脱水而死。有的表现高热、心跳及呼吸加快、痉挛嚎叫而死。妊娠母猪偶尔流产。泌乳母猪泌乳减少或停乳。

剖检病变猪口蹄疫的主要病变位于蹄冠、蹄踵和蹄叉,偶尔可见吻突、口腔黏膜形成水疱,后破溃、糜烂。

仔猪死于口蹄疫后,可见胃肠道有急性卡他样变,脏器浆膜面出血,大腿肌肉坏死。心肌变性,似水煮过,其切面为灰白色与淡黄色条纹相间,类似虎皮斑纹,称“虎斑心”。

诊断要点

1.根据流行特点和临床表现,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为了有效控制本病,最好能取病料送到实验室定型。同时要注意与水疱病鉴别诊断。

2.实验室诊断,采取3-5头病猪蹄部水疱皮,装入青霉素空瓶,冷藏保存,送检。可用补体结合试验、乳鼠血清保护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病毒和定型。

3.在临床上,猪口蹄疫应注意与猪水疱病进行区分。

防治措施

1. 土办法处理猪口蹄疫(小型场)

对于比较严重的猪只处理办法:使用百草霜(锅灰),冰片和植物油(最好芝麻油)调匀涂擦,轻者用碘酊涂擦,每天一次。病猪栏里铺上稻草(切成一寸长左右)或谷壳,约两寸厚,保持栏内温暖干燥。因为猪口蹄疫是个老病了,主要还是靠隔离、抗炎消毒、保持圈舍干燥温暖为主,对疫情控制有很大帮助。

2. 中西结合治疗猪口蹄疫(小型场)

生石膏30~90克(先煎)(很多食化店铺有销售的,以湖北地区质量为好)、细生地10~30克、乌犀角6~12克(磨服)、真川连5~12克、栀子9克、桔梗9克、黄芩9克、知母12克、赤芍9克、元参12克、连翘9克、丹皮9克、鲜竹叶6克、甘草6克,先煮石膏数十沸,量药兑入冷水后,下诸药同煎。犀角和汁磨服。配合西药70%阿莫西林500克/1000公斤。

不建议使用兽药市场上的黄芪多糖,因为兽药市场的黄芪多糖99%都是假品,可以买黄芪原药材煎煮2次后煎煮液给猪群使用,药渣可以拌料。

3. 规模化场控制措施

1%过氧乙酸擦洗母猪乳房,再外用红霉素软膏,用于口蹄疫母猪乳房糜烂。10%氯霉素酒精外用用于口蹄疫的水泡和腐蹄治疗。大北农推荐防治方案:在饲料中添加替米先+瑞特奇+普诺康或呼乐芬+瑞特奇+普诺康,在饮水中添加益免加。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

    猪口蹄疫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希望专家们能尽快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2017-02-17 16:21

  • boy

    boy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解决。

    2013-07-03 11:16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