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猪瘟ST细胞苗与脾淋苗在防控CSFV过程中的联合应用

猪瘟ST细胞苗与脾淋苗在防控CSFV过程中的联合应用

农信网 2009-03-06 07:31:23 畜牧养殖 416

猪瘟ST细胞苗与脾淋苗在防控CSFV过程中的联合应用

养猪人对猪瘟(CSF)不陌生,可算得上是“老朋友”,然而在现实临床中,猪瘟仍是导致很多猪群大量死亡的一个烈性传染性疾病;猪瘟疫苗无疑是防控猪瘟最关键,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免疫程序的不合理、疫苗质量的差异等因素导致很多猪场存在免疫失败的情况,给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根据瑞普生物服务诊断中心了解的情况,就目前猪瘟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区域的流行及防控新模式进行探讨。

近年来,实验室监测数据和临床表现均表明近几年猪瘟呈低水平流行,典型猪瘟症状少见,呈非典型猪瘟(温和型猪瘟),而个别猪场因猪瘟免疫失败导致产床乳猪腹泻和保育死淘率增加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原因可能与疫苗质量不佳、免疫抑制性因素干扰、母源抗体干扰和免疫程序不当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尤其在保育及后备母猪阶段,对猪场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种猪带毒造成垂直传播和持续感染

2014年农业部生物兽药创制重点实验室运用脐带血检测技术对15家猪场的150份脐带血进行猪瘟垂直感染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猪瘟垂直感染率为1.8%左右,表明我国种猪带毒现象仍不断存在。

(2)PRRS或PCV2的免疫抑制性干扰

当猪蓝耳病(PRRSV)处在活跃阶段(每年1-3月和10-12月)时,猪瘟抗体明显偏低,提示在实际临床上,PRRSV对猪瘟抗体存在严重干扰。

(3)猪瘟疫苗的不合理使用

目前,绝大多数猪场“过度”使用细胞苗,而忽视脾淋疫苗,同时因母源抗体传递、抗原含量、母源抗体干扰等因素,导致猪瘟初次免疫失败较普遍。

(1)猪瘟活疫苗(细胞源):猪瘟细胞苗主要采用牛睾丸原代细胞苗(BT)来生产,但因牛病毒性腹泻(BVDV)污染及批间不稳定性等因素,近年市场呈现消减势头,可能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2)猪瘟活疫苗(传代细胞源):猪瘟传代细胞苗采用猪睾丸传代细胞苗生产,避免BVDV污染,且因ST细胞可传代和规模化悬浮培养,致使其批间差异小、突破母源抗体能力强、免疫后抗体阻断率高和整齐度好等优势,日益得到市场高度认可,成为主流疫苗。如瑞普文易康,每头份抗原含量为60000RID(内控标准)。

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

(3)猪瘟活疫苗(兔源):猪瘟活疫苗(兔源)又可分为脾淋苗/纯脾苗和乳兔苗,该类疫苗免疫原性好,且含多种细胞因子和转移因子,其免疫保护效果一直优秀,但因受制苗用兔的个体差异性等因素影响,导致其抗原含量较低、突破母源抗体能力较弱、批间差异较大、成本高和应激较大等因素导致实际用户对脾淋苗产生错误认识,无法将脾淋苗的优势(如兔源免疫原性强、抗体传递力强等)发挥出来。

优质的脾淋苗对生产过程要求很高,这是一般疫苗企业所不能具备的。瑞普生物建有国内唯一的猪瘟疫苗专用GMP车间,采用链式生产线,形成“4S”标准(标准化生产车间、标准化生产用兔、标准化质控体系、标准化生产工艺)的生产流程,即“4S模式”,开启高端猪瘟脾淋苗的新时代。如瑞普文易宁(纯脾苗),每头份抗原含量为1000RID(内控标准)。

(4)猪瘟细胞苗和脾淋苗的差异化分析­­

基于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分析、猪瘟疫苗的生产工艺提升及细胞苗和脾淋苗的自身差异化的重新认知,瑞普生物首创和实践猪瘟免疫新模式——“康宁模式”,该模式可有效提升疫苗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和整齐度,突破PRRSV或PCV2或霉菌毒素等免疫抑制性干扰,是解决非典型猪瘟和免疫失败的最新模式。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1 评论

  • ☆烽雪※若颜☆

    ☆烽雪※若颜☆

    这种联合应用的方法听起来很有前景,希望能够为CSFV的防控带来更好的效果。

    2014-04-04 01:39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