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粮油种植技术 > 玉米种植技术 > 注意防控春玉米茎腐病

注意防控春玉米茎腐病

农信网 2008-07-16 07:44:44 玉米种植技术 708

玉米茎腐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玉米青枯病等,近几年危害逐步加剧,去年有部分地区的春玉米发病较重,造成大幅减产。提醒农户注意防控

一、发病症状

玉米青枯病菌主要侵染玉米根系和茎基1~3节使其腐烂,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玉米叶片呈现青灰色干枯或黄枯,根系和茎基部水浸状软腐,果穗下垂。有的病株茎基1~3节变褐色,剖开维管束间隙常见白色菌丝或红色霉状物。

按病情发展速度和田间症状可分为急性型和普通型。急性型多发生在玉米生长后期乍雨乍晴的天气,又称青枯型,发病速度快,通常在1~2天内全株迅速失水枯萎,似开水烫,呈灰绿色青枯状,茎基部可见维管束已变褐色,最后导致水渍状坏死,果穗下垂。普通型多在连续阴雨的天气发生,又称黄枯型,病情发展较慢,一般在5~10天全株才表现症状,整株叶片自下端开始依次黄枯,有时也呈现水烫状青黄枯,茎基初呈褐色水渍状斑,表皮失水轻微皱缩,进而变软成条纹凹陷,严重者叶片全部黄枯,根坏死,果穗下垂,茎基髓部中空,极易折倒。

二、发病规律

玉米茎腐(青枯)病是典型的土传根病,其传染循环是由种子和土壤带菌诱发苗期病害,再导致茎腐病。此病始发期在灌浆末期至乳熟初期,发病高峰在乳熟后期至蜡熟期。发病与否和轻重与品种、气候、土壤、耕作栽培技术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玉米品种间对青枯病的抗性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不同品种其发病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中晚熟品种较抗病,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生育期长,制造积累的营养物质多,增强其抵抗能力所致。

玉米茎腐病的发生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与雨水关系最大。特别是玉米生长中后期久旱,而乳熟末期至蜡熟期雨水偏多,雨后突然转晴的天气,发病迅速而严重,常在1~2天之内全株叶片迅速失水青枯,果穗下垂,其症状全部呈现急性型。而在玉米生育后期如遇连续阴雨天气的年份,田间病株发生少,其症状多属普通型。该病的田间症状多发生在玉米散粉以后,常在地势低洼积水或黏土田块发生多而严重。

在不同微生态环境中,玉米发病程度也不一样。一般低洼地玉米重于坡地玉米,连作地玉米重于轮作地玉米,覆盖地膜的玉米重于不盖地膜玉米。

玉米茎腐病的发病时期与品种抗性也有关系,一般在感病品种中,病原菌侵染的高峰期从散粉盛期开始,而在抗病品种上则从灌浆期开始。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玉米黄熟期病株率高于乳熟中期,乳熟中期又高于灌浆前期。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玉米生长后期养分大都供应给了果穗,而植株逐渐衰老,抗病能力下降。

三、防控对策

通过化学药剂防治可以控制种传或土传病菌引起的苗期病害,但是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从植物营养的角度来分析,单纯追施氮肥发病重,农家肥和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发病较轻;钾肥可减轻并推迟发病期,平缓病情发展;钾硅肥可促进植株代谢,增强植株抗病力。每亩施用硫酸锌1.5~2公斤,可明显降低玉米茎腐病的发病率,防控效果可达78.1%,具有用量少、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选育和种植高抗病品种也是防控该病的重要措施。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壮志不已

    壮志不已

    听春玉米茎腐病已经在附近地区爆发了希望大家都能密切关注防治工作减少损失。

    2016-06-04 13:19

  • 生存的勇士

    生存的勇士

    大家定要注意防控春玉米茎腐病及采取措施保护作物确保丰收。

    2012-06-25 10:3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