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牧养殖 > 仔猪黄白痢发病频繁(做好这7个预防措施即可)

仔猪黄白痢发病频繁(做好这7个预防措施即可)

农信网 2008-02-28 17:18:41 畜牧养殖 197

仔猪黄白痢发病频繁(做好这7个预防措施即可)

仔猪黄白痢是一种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的肠道传染病。仔猪黄白痢是仔猪黄痢、白痢的简称,一般地说,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最多见;排黄色或黄白色稀便,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排灰白、乳白或淡黄色、内含有粘液的稀便;死亡率低,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仔猪黄白痢长期以来困扰着养猪生产,是猪场仔猪发病最频繁并造成养猪生产重大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市农村杂散养猪户和规模猪场仔猪黄白痢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养猪生产的危害极大。笔者根据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学习与研究,现将仔猪黄白痢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临床诊治以及在预防上应该采取的措施等方面做一总结,为兽医临床上防制仔猪黄白痢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发病原因分析

1.1母猪带菌

带菌母猪是主要传染来源。大肠杆菌为猪肠道的正常菌群、且多数为益生菌,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致病菌。这些致病菌随同粪便一起被排出体外,散布于周围环境中,从而污染母猪乳头、皮肤和圈舍等,仔猪吮吸母乳或舔母猪皮肤时经消化道感染,这是引发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

1.2母猪胎次

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与母猪胎次有关。母猪胎次越少,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反之越低。其原因与母猪胎次增加、自然感染形成免疫应答有关。仔猪通过吮吸母乳获得母源抗体,因而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此外母猪胎次过高其所生仔猪也易发生仔猪黄白痢。

1.3仔猪本身的生理特点

初生仔猪的胃腺发育未完善,胃腺分泌胃酸的能力差,缺乏游离盐酸,难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致使经消化道食入的致病菌在胃肠道大量繁殖,造成消化道正常生理机能紊乱,因而引发仔猪黄白痢等腹泻性疾病的发生。

1.4 抗体减少

仔猪出生后,从母猪初乳获得抗体,随着日龄的增长,抗体含量逐渐减少,到10日龄以后,抗病力大大降低,又因仔猪喜舔啃饲料和异物,从而给仔猪感染发病带来有利机会。

1.5仔猪受冻

仔猪对环境温度很敏感,尤其是初生仔猪,其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很少、自身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全,抗寒能力低,易受寒冷的危害而下痢,当舍内温度低于30℃时,仔猪会受到冷刺激,常会导致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1.6营养缺乏

母乳质量差,供给不足或补饲较晚等,致使机体蛋白质合成不足,导致仔猪抗病力降低而诱发仔猪黄白痢。另外,仔猪的缺铁性贫血、仔猪低血糖症、硒和VE缺乏等营养代谢性疾病也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仔猪黄白痢。

1.7应激因素

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与各种应激因素有关。如天气寒冷、地面太凉、气候多变、阴雨潮湿、冷热不定、圈舍污秽、饲养管理不良、突然改变饲料及转群等应激因素均可诱发和加剧仔猪黄白痢的发生与流行。

1.8未进行免疫接种

饲养在被污染的猪场,妊娠母猪未免疫接种黄白痢菌苗,没有采取针对本病综合性的防制措施,仔猪出生后吮吸初乳和舔母猪皮肤时,食入致病菌而感染发病。

1.9饲养管理不当

一是哺乳母猪突然换料。在生产实践中,往往由于母猪哺乳需要大量能量而改变饲料配方,加大饲料中能量饲料的比例,当饲料中能量饲料如玉米添加量超过60%时,仔猪很快便会出现黄白痢症状,这是因为突然饲喂高能量饲料形成的乳汁过于浓稠,乳脂含量高而仔猪的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率很差,打乱了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平衡,导致了仔猪下痢。二是饲料中油脂含量过多、饲料霉变、青料或轻泻饲料比例过大。饲料中油饼、鱼粉等比例过大,仔猪的消化机能未健全,采食后无法消化而下痢;霉变饲料本身含有大量的毒素,可导致仔猪消化机能紊乱而下痢;喂给青绿饲料过多或轻泻饲料如麦类等比例过大,易使仔猪难以完全吸收利用而下痢。

2 流行特点2.1仔猪黄痢流行特点

仔猪黄痢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气候多变的秋冬季节。春夏季节因受母猪饲养管理不良、母猪日粮配合比例不当、产房圈舍环境卫生恶劣等因素的影响,仔猪黄痢也时有发生。

临床所见,所有品种的仔猪均可感染发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死亡率极高。据笔者对3小型个规模猪场20起患猪病例的调查统计,本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尤以1-3日龄最多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仔猪的日龄有关,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据笔者对2个规模猪场和3个养猪大户的调查统计,初产母猪或经产母猪所生仔猪均可发生本病,尤其是新建猪场和新近引进过后备母猪的猪场危害更为严重;几乎每窝都有发病,头胎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随着胎次的增加,仔猪发病逐渐减少。

饲养管理粗放,母猪饲料品质差,饲料搭配不当、饲料突然改变、饲料霉变、产房温度低、仔猪未及早吃上初乳等均能诱发和加剧仔猪黄痢的发生和死亡。

因农村散养户饲养管理差,圈舍潮湿、环境卫生不良,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规模猪场高,一窝仔猪中发病率通常在83%以上,仔猪发病后,又成为同窝仔猪新的传染源。

患病仔猪随粪便排出病原性大肠杆菌,散布于猪舍环境中,从而污染母猪乳头和皮肤,仔猪吮吸母乳或舔母猪皮肤时经消化道感染。

2.2仔猪白痢流行特点

仔猪白痢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温暖潮湿的春夏季节和受天气突变、天气寒冷、阴冷潮湿、转群管理不当、圈舍污秽以及环境条件的骤变等因素的影响,都可引起仔猪白痢的发生。

据笔者临床所见,不同品种的仔猪均有易感性,发病快,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死亡率相对较低,但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据笔者对2个规模猪场16起患猪病例的调查统计,本病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所下降。

饲养管理不良,母猪饲料质量差,饲料霉变,饲料搭配不当,饲料突然改变,仔猪未及早吃上初乳,母猪乳汁中含脂率过高或泌乳量降低等均能诱发和加剧仔猪白痢的发生和死亡.

据我市一规模猪场统计资料显示,各窝仔猪发病的多少、先后及严重程度不尽相同,有的个别仔猪发病,有的发病率10%左右,有的发病率25%-35%,有的发病率多达45%。有的病情严重,有的病情轻微;有的此愈彼发,拖延10多天才终熄;有的经治疗数天后全窝康复。

患病仔猪随粪便排出病原性大肠杆菌,散布于猪舍环境中,污染母猪乳头和皮肤,仔猪吮吸母乳或舔母猪皮肤时经消化道感染。仔猪发病后,又成为同窝仔猪新的传染源。

在近几年的兽医临床诊疗服务工作中,笔者发现患病仔猪发病日龄最早的为7日龄,最迟的持续到35日龄。7日龄以下和35日龄以上的仔猪均未见发病。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海雨&落幽燕

    海雨&落幽燕

    @淘宝熊谢谢分享这些预防措施,领养仔猪的朋友们一定要重视,确保它们的健康。

    2016-04-11 02:49

  • 淘宝熊

    淘宝熊

    真的吗?仔猪黄白痢这么容易发病?一定要注意预防啊!

    2012-03-20 22:0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