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猪场动物疫病防制措施的探讨

猪场动物疫病防制措施的探讨

农信网 2007-03-10 07:23:26 养猪 983

猪场动物疫病防制措施的探讨

所谓防制对策是指为防制疫病采取主动行动的策略。有些疫病由于具有特定的自然史,其发病率可以通过宿主-寄生物关系的变化而降低,无需人类加以干预。例如,乙型脑炎冬季发病率降低,这是因为其媒介昆虫三带喙库蚊在冬季不能孳生。严格说这不是一种防制方法,因为不是人类采取的主动行动。在疫病的防制中,所有的措施都是针对流行过程中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畜群三个环节中的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而起作用的。

1针对传染源

1.1检疫

检疫是将感染动物、可疑动物或暴露的未感染动物隔离开来,以防止病原体传播到易感动物的手段。这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控制方法,但现在仍然很有价值。它用于引进动物时的隔离检疫.也用于怀疑被感染而有待证实或排除的动物的检疫。检疫也用于人类疫病流行时将感染个体从易感群中隔离出来。检疫期取决于疫病的潜伏期、证实感染所需的时间和从传染状态变为不传染状态所需的时间。

1.2扑杀

患慢性疫病的动物.不仅其生产性能下降,且对其他易感动物还是潜在的传染源。在这种情况下,扑杀病畜在经济上和疫病控制上都是有利的。

在消灭某疫病的战役中,如疫情限于局部范围内(外来病传人的初期),或通过多年的控制疫情已缩小到几个孤立的疫点,这时可将感染或暴露动物全群扑杀。大多数国家发生口蹄疫流行时,对感染区内的所有偶蹄动物实行全部扑杀原则。

扑杀是兽医流行病学中特有的防制方法,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消灭传染源惟一可靠的方法,从全局来看经济上也是有利的。

2针对传播途径

2.1混合放牧、交替放牧和顺序放牧

通过混合放牧、交替放牧和顺序放牧可以降低某些线虫的感染水平。对蠕虫易感的动物与遗传学上或免疫学上对蠕虫有抵抗力的动物一起混合放牧.可以把牧地的污染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在同一牧地用不同种的动物交替放牧也可减少牧地的污染。同一种动物中的易感和抵抗力强的动物在不同的时间顺序放牧也可降低牧地污染。

2.2控制媒介

通过生物媒介传播的疫病可通过除去媒介而控制。昆虫媒介可以用杀虫剂控制;有些媒介可以用摧毁其栖居地的方法来控制,例如通过排水可除去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椎实螺:也可向栖居地投放与媒介竞争的动物而抑制媒介的孳生;有些终末宿主的感染可通过检出感染的中间宿主而控制。

通过机械性传递传染性病原体的活生物可通过摧毁和消毒来控制。例如传播细菌的跳蚤可用杀虫剂来摧毁。兽医人员也可作为机械媒介.这时严格的消毒措施是必要的控制手段。

2.3宿主迁移

可以将易感动物从有感染流行的高暴露区移开。这种控制方法在很多热带国家使用,在那里,宿主动物从生物学媒介活动性强的地区季节性地进行迁移。

2.4消毒

消毒是杀灭或清除停留在动物体外的存活病原体。其目的是杀灭生物致病因子,以控制和消灭疫病的蔓延或流行。消毒主要包括污染物消毒及畜舍、场地和设施的消毒。

消毒方法主要有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大类。在兽医上常用的物理消毒有紫外线消毒和热力消毒(如火焰、烘烤、煮沸、蒸汽等);常用的化学消毒为凝固蛋白类、溶解蛋白类、氧化蛋白类、阳离子表面活性类等化学消毒剂溶液消毒。选择何种消毒剂要依具体的疾病情况而定,选择原则是:效果确实、价格便宜、对人畜无害。

2.5最少疾病法

对于集约化条件下饲养的畜禽,通过消毒污染的畜舍、治疗感染病畜或将它们从饲养单元中取出,可以使疾病减少:通过剖腹产术可以生产未感染动物.这种联合技术称为最少疾病法。它在养猪业中已有广泛应用,通过这种方法.有些种猪场消灭了猪地方流行性肺炎(猪喘气病)。

2.6改善环境条件和饲养管理

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动物的疾病,只有通过流行病学研究.将与饲养管理不善等有关的决定因素鉴别出来以后,才能控制。

3针对易感畜群

3.1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可以给动物提供抵抗很多种细菌性和病毒性疫病及一些原虫病和蠕虫病的免疫力。疫苗通常用于预防疫病.但在疫病流行期间也可用来减少易感动物的数目,有助于使流行终止。疫苗可以是灭活的,如被杀死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变性的病毒等;疫苗也可以是活的.这时病原微生物通常是被致弱的或天然不致病的。两种疫苗各有优缺点。灭活疫苗比活疫苗安全,发现新病原体时研制周期短,但生产成本比活疫苗高,刺激粘膜免疫和细胞介导免疫的效果差:而另一方面,活疫苗中的致弱病原体可以恢复到强毒型,而且很难区分疫苗毒株和野毒株的感染,给诊断和检疫带来困难。

免疫接种在很多疫病的防制中无疑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但任何一种疫苗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使用疫苗会使诊断复杂化,后代因获得母源抗体而干扰主动免疫的产生;有些疫苗可以侵入母体中的胎儿,引起免疫耐受和持续感染。我们对疫苗接种在控制疾病中的作用应有正确的认识:只有结合其他防制措施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作用.单纯依赖疫苗是很难控制一种疫病的。

3.2小生态环境填充

在一个生态小环境中,存在一种微生物可以阻止另一种微生物的占领。方定一等是国内最早把这一方法用于兽医实践的人,上世纪60年代,他们用不致病的大肠杆菌NYl0菌株培养物喂刚出生的仔猪,成功地防止了由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仔猪黄痢病。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像抗生素治疗那样,可产生抗药性。

3.3遗传改善

人和动物的很多疾病都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也有些疾病由多种因素引起,其中一种是可遗传因素。

识别遗传性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是遗传筛检。在兽医学上.通常是筛检对具体疾病的保持起主要作用的部分群体.而不是筛检暴露的全部群体。筛检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识别和除去缺陷基因的正常携带者和部分表达的携带者,以降低缺陷基因的出现频率。家畜的世代时间较短和人工配种技术有利于达到这一目标。

遗传缺陷通过临床检查就可以识别。而遗传筛检的主要目的是查出杂合子,它们或者表现为亚临床型,或者本身表现健康.而通过遗传将致病基因传递给下一代。遗传筛检用的技术有测交、细胞遗传学研究和生物化学分析。有些传染性疾病通过选择育种可以降低发病率。已经报道有遗传抗病力的疫病包括:猪的布鲁氏菌病和钩端螺旋体等。

控制和消灭疫病的技术是逐渐发展起来的。现在控制大多数疫病都是结合使用上述各种方法,例如,使用免疫接种.接着对动物作大规模检测并扑杀感染动物.已使很多曾经危害严重的疫病得到控制或消灭。对具体疾病来说,应选择技术上和经济上最有效的方法。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桥段

    桥段

    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和宣传,促进猪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2015-10-13 15:40

  • 心里有座坟,葬着未亡人

    心里有座坟,葬着未亡人

    作为网友,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讨论猪场动物疫病防制措施,这关乎我们的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

    2011-06-26 23:32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