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首页 > 畜类 > 养猪 > 死猪事件背后的含砷饲料

死猪事件背后的含砷饲料

农信网 2007-01-20 00:40:12 养猪 697

死猪事件背后的含砷饲料

随着死猪数量的减少,黄浦江死猪事件似乎已经进入收尾阶段。主流媒体的报道中,猪瘟疫的猜疑被否定了,历史原因和自然原因被定为猪死的主因。网络上曾经流行一时的传说:“饲料含砷量过大或喂养含砷饲料时间过长导致猪死亡。”被多名专家否定后,再遭农业部否定。

虽然黄浦江死猪事件与含砷饲料之间的关系很难说,但含砷饲料造成猪死亡,近些年有多个个案和报告。而含砷饲料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也是无争议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含砷饲料之所以被无节制的大量使用,除利益驱动之外,根本原因在于国家饲料标准的模糊,怀疑因企业干预,标准在其修订起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更改……

福建漳州、河南辉县先后发生两起小猪死亡事件,养殖户在更换了饲料后,情况有所好转,经检测,问题猪饲料中砷超标

本次黄浦江死猪中,很多是小猪,而疑似小猪因砷中毒死亡的事件,历史上是出现过的。

陈建国,曾在福建漳州某饲料公司工作,和多位兽医专家合作,在各权威刊物发表有众多论文。其2004年以《仔猪有机砷中毒1例》为名发表的一篇论文记载了一起疑似有机砷中毒事件:

“2003年10月下旬,漳州市郊的南靖、平和的部分乡村发生了一种比较罕见的仔猪应激性死亡的疾病。经过事后跟踪分析,我们认为极有可能是有机砷中毒……南靖某山村……仔猪就会发抖, 甚至瘫痪卧倒于地。其中比较严重的一户,饲养了10头二三十公斤的小猪, 当天早上饲喂后抓了6头比较大的小猪准备上市, 结果半路就发现已死掉3头; 返回时又发现留在栏中的4头仔猪也死掉1头。与此同时,同村的几个同样饲喂同一种饲料的饲养户也分别发现有一两头死于各自的猪圈里。死猪外观有一定程度的淤血,耳叶青紫,腹部也可见大小不同的紫红色斑点。剖检仅可见肝有轻度出血,脾边缘有部分梗死,肾脏也可见出血斑点,胃肠膨胀。其病料及血样送到漳州检验,未发现病原微生物。”

“几天后,平和县的某山村也发现了同样异常的怪病。20—25公斤的小猪在采食过程中突然躲到一隅趴下, 持续发抖……建议在饲料中添加914、尼可苏等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的有机砷制剂。不料,症状不但没有减轻, 相反出现怪病的仔猪反而更多了。至此, 我们怀疑是有机砷在作怪。因此,建议立即停用原来的自配粉料,改用全价颗粒,1周后症状全部消失……”

另一起事件则比这起事件发生的更早,死的也是小猪,用的不是“自配料”。王连新是河南辉县市城关镇东新庄人,2002年之前养猪已经10余年。2002年2月,他饲养的70多头猪接二连三地死去,王怀疑可能是饲料的问题,“换料后小猪一天天好转。”与此同时,同村另一位养猪户冯建忠家也传来40 多头小猪暴死的消息。由于两家用的饲料系同一厂家同一品牌,这让他们对猪饲料产生了怀疑。 当年2月28日,王连新带着猪饲料,来到郑州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对饲料作了检验。结果显示,该批饲料含砷量竟然高达每公斤82.56毫克……

另一起云南的猪死亡事件,司法鉴定中心认定猪死亡与砷中毒有关

如果说上面两起死亡事件,是通过分析排除得出了猪死亡可能与砷中毒有关的结论,那么另一起发生在云南的猪死亡事件,则是司法鉴定中心给出了认定猪死亡与砷中毒有关的报告。

当时报道该事件的《云南法制报》记者孟维东,他肯定地说,当年是有权威报告证实猪死亡与砷中毒之间的关系的。该事件过程如下:

2009年8月13日,云南省宣威市工商局接报:辖区内某中央生猪储备基地的猪一头接一头死去。工商局立刻派员前往调查取证。该基地生产厂厂长刘俊颜介绍,他们选择了某公司的公猪、母猪配合饲料,并于4月底开始喂食,两个月后猪群出现便秘、呕吐、眼结膜潮红、充血等症状。他们打电话向有关专家请教后,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医治。一星期后,一头没有任何症状和征兆的大白公猪突然死亡,随后又有育成母猪和经产母猪相继死亡。他们怀疑是饲料有问题,便取样送到曲靖市兽药饲料检查所检验。该所于8月11日作出检验报告:558种公猪配合饲料总砷含量为20.42毫克/公斤,556妊娠母猪配合饲料总砷含量为13.78毫克/公斤,均超出国家小于或等于2毫克/公斤的标准。工商办案人员再作深入调查,证明上述情况属实后,从死猪的毛、蹄到肉、内脏取了多个样本连同其他资料,送到云南农业科学院司法鉴定中心,该中心随后邀请专家组成专家组,会同宣威有关各部门及双方当事人,通过实地勘察、评估、化验、论证,于10月13日得出结论:该基地猪的损伤、死亡与所喂饲料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明明是砷超标打官司却输了,养殖户感叹“我也不吃肉了”

可是,不管是2002年死猪的养猪户王连新,还是2009年死猪的某中央生猪储备基地,在想通过法律等手段追究饲料生产厂家的责任的时候,都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这是为什么呢?

国家2001年颁布的《饲料卫生标准》,其中对饲料中的“总砷”含量有明确规定,鱼粉肉粉、浓缩饲料等小于或等于10毫克/公斤,“配合饲料”则是小于或等于2毫克/公斤。这样看起来,不管是王连新还是中央生猪储备基地所用的饲料,都严重超标了。

可是王连新的官司却输了。因为执法人员致函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强制性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进行咨询,最后根据咨询的情况判定该饲料“合格”。

一名疑似和王连新一起打官司的网友在网上发文称:“我们花了几万,据说厂家花了几十万,没有人给我们出结果……我的猪场国家征用了,我不养猪了,我也不吃肉了因为我真的害怕了……老百姓吃一块肉不可能化验这一块肉含砷量多少……”

而给某中央生猪储备基地供货的饲料企业所出示的一份云南省饲料工业协会的《情况说明》中称:根据农业部公告第168号《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中氨苯砷酸预混剂的用量规定……添加有机砷的猪、禽饲料中总砷含量允许值为36.5毫克/公斤。

为什么10毫克/公斤、2毫克/公斤的标准不起作用了?原来最大的玄机在于《饲料卫生标准》备注栏里的一句话:“不包括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有机砷制剂中的砷含量。”

王连新告状时,专家称,由于尚没有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标准,因此,检验机构还不能够检出有机砷含量、无机砷含量,只能测出总砷含量。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一位专家说,饲料中有机砷含量多少就是靠企业说了算,靠企业的诚信……

一位教授希望死猪事件能引起重视,有关部门能一查到底,彻底解决养殖业的各种问题

王连新事件、某中央生猪储备基地猪死亡事件等,当年都曾有媒体报道,王连新甚至曾“上京告状”,希望修改相关标准,但最终都无果而终。

2012年12月28日,通过农业部畜牧业司官方网站,农业部曾通报了2012年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结果,在通报的《饲料卫生指标不合格企业和产品名单》中,共有34家企业不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其中15家企业生产的猪用料砷含量超标,包括江浙沪地区5家企业在内。另有9家企业的猪、鸡用料铅、铬、镉等其他重金属超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想借晶报表达如下观点:“本次死猪事件是给人提了醒,请重视,如果这样轰动的事件都不能让政府一查到底、彻底解决养殖业的各种问题,以后各级政府严防死守,再出现这种轰动事件几乎不可能。养殖业等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国人则将成为温水青蛙,日益受害而不自知。”

《标准》违背修订起草人本意

起草人:根本原因是一些生产企业害怕关门

那么,“不包括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有机砷制剂中的砷含量”这样的标准又是谁定出来的呢?在《饲料卫生标准》“砷允许量”修订起草人一栏里有三个名字:姚继承、艾地云、杨林。

姚继承目前已经基本离开饲料研究岗位,开了一家公司,晶报记者联系到该公司,但没能采访到姚继承,不过几年前,姚继承面对其它媒体采访的时候,有这样一些表述:

“当初,专家们的观点很明确,就是要尽量限制饲料中的砷含量。不管有机砷无机砷,实际都是砷,都会污染食物链,危害环境,因此新标准限制总砷含量,即每公斤不得超过10毫克。”

“扣除有机砷含量的提法,是后来加上的,主要源于政出多门,根本原因是一些生产企业害怕关门,极力要求总砷中扣除允许的有机砷。”

“最初我们起草《标准》时,都是经过严格的实验研究,是非常严密的。后来的这个‘备注’是别人加上去的,也没有给我们看。”

通过努力,晶报记者找到了另一位起草人艾地云,她表示完全同意姚继承当年的表述,“总砷”就应该包括有机砷,她强调,自己当年看到并署名的《饲料卫生标准》里绝不包括“不包括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有机砷制剂中的砷含量”这样的备注。

□专家说法

“‘总砷’应该包括有机砷”

专家:饲料内砷含量过多可能最终伤害人体

“总砷”里不包括“有机砷”?晶报记者觉得这文字游戏式的标准实在令人费解,于是采访了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冯定远。

冯定远称,他觉得,“总砷”里“肯定应该”包括“有机砷”。他解释说,“无机砷”对人体有重大危害,而“有机砷”则“不一定表现出来”,但是,在猪体内代谢的过程中,存在“有机砷”转化为“无机砷”的可能,一般正常剂量喂养,转化成“无机砷”的数量可以忽略不计,一般对人体无害,可是一旦远远超出合理剂量,就有对吃猪肉的人产生危害的风险。总之,他认为“不包括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有机砷制剂中的砷含量”的规定是很奇怪的。

冯定远

饲料安全与饲料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农业部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超标8倍10倍就是投毒了”

不过,虽然许多专家认为砷过量会造成猪死亡,但还有些专家认为有机砷饲料与猪大量死亡无关。

之前已经有一些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二者不可能有因果关系。晶报记者采访中也接触了一位,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齐德生就认为,那是不可能的,“只要按照国家标准,有机砷饲料不会造成猪死亡。”晶报记者问,如果“总砷”超标8倍呢?10倍呢?齐德生说,那当然有可能,但是如果超标到那个程度,“那就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了,那就是投毒了,一般的企业怎么可能这么干呢?为什么要超标那么多呢?他们的目的也是要把饲料卖出去,要把猪养大,又不是为了把猪毒死。那么多企业一起超标那么多,根本不可能。”

不过,齐德生教授也赞成禁用含砷饲料,因为他认为含砷饲料最终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最终产生危害是没有疑义的,全世界学术界有共识。

在王连新事件中,检测出了每公斤82.56毫克乃至91.6毫克的“总砷”,如果不看“不包括国家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有机砷制剂中的砷含量”的备注,按每公斤10毫克的“浓缩饲料”标准,也已经超标8倍以上了……

齐德生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环境卫生学分会副理事长、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要猪“好看”,加大砷剂量

在饲料里添加砷,到底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又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钟崇林认为:“有机砷制剂有利于猪增重和提高鸡产蛋率;发挥类似驱虫剂和抗生素的作用,抑制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提高畜禽产品皮肤色素沉积,使家禽皮色红润、毛色光亮……砷能杀灭细菌和寄生虫,也同样能毒害宿主。”

“未被吸收的砷大多随粪尿污水进入环境。土壤中的砷会在动植物体内蓄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体健康。砷的过量摄入可能导致人罹患各种癌症,还可能致畸、致突变……我国已先后有12 个省(区)发现了地砷病病区,这与生产砷制剂的工厂和养殖场日积月累地使用砷制剂关系颇密。”

“收购者在收购时如果生猪皮毛粗糙,没有‘皮红毛亮’的效果,就会压低收购价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机砷制剂的应用越来越广,添加量日趋增大,猪鸡砷中毒直至死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云南省德宏州动物卫生监督所李洁等则认为“在猪饲料中……大剂量添加时甚至能达到红得发紫的程度,其实这已经到了中毒剂量……严重者发生死亡。”

各种权威刊物上,与这两篇论文有类似表述的论文不胜枚举。也就是说,许多学者认为,猪吃含过量有机砷的饲料会死亡。而几乎所有学者都认为,使用含有机砷的饲料最终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一些兽医教材中,“有机砷中毒”已被列为常见病。

即使砷不超标,宰杀前不停喂也可能有残留

有机砷饲料造成家畜家禽内脏改变,也是有试验佐证的,台湾学者李淑慧、杨喜吟选了一个月和一周的土番鸭各30只,喂养含有机砷的饲料,结果鸭子出现眼神无光、精神萎糜、 神经质、头颈举起无力、软脚及垂翼等症状,并出现死亡。解剖发现鸭子的肝脏表面及切面散发灰白斑点,以及胆管有明显的胆汁淤积、肝脏局部坏死、胆管显著增生、淀粉样变性及轻度纤维素性等变性……

在国外一些学者的经典试验中,Mlligan(1954)在饲料添加阿散酸饲喂鸡,停喂当天肝、腿肌和胸肌的残留量分别为0.47毫克/公斤、0.04毫克/公斤和0.01毫克/公斤,停药5天残留量分别为0.37毫克/公斤、少于0.01毫克/公斤、少于0.01毫克/公斤。类似的多个关于猪的实验,结果类似,体内残留的砷随时间推移减少。

业内人士称,我国对猪、鸡宰杀或出售前一段时间(7-10天或更久)停喂含砷饲料是有规定的,但是现实中一些黑心养殖户并不执行。所以,即使饲料中的砷不超标,家畜家禽身体尤其是内脏里也有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砷残留的可能。

请先登录后才能复制内容

注册 登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2 评论

  •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

    听了这个消息真是太恐怖了,希望能够找出真相,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2015-09-14 05:49

  • 墨荷

    墨荷

    这真是太可怕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2011-05-18 15:14

客服 客服 VIP 关灯 顶部

扫描或通过加QQ号3024107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周一至周五 10:30-20:30